中醫養生保健之道
中醫養生保健之道  〉《易經》養生功法介紹

《易經》養生功法介紹

陰陽兩儀在養生中的反映,主要表現在: 陰陽與姿勢、陰陽與練意、陰陽與周天、陰陽與功時。接下來中醫養生網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易經》養生功法介紹
    陰陽與姿勢
    姿勢是練功的要素之一,無論何種功法.都以陰陽學說為指導。如上下、左右、前後、俯仰、屆伸,升降。開合等姿勢,無不體現出陰陽的對立統 一關系-在具體姿勢的選擇中,什麽情況下宜陰或宜陽,也十分講究。如胃下垂者宜用仰臥式,井墊高臀部,進行腹式呼吸,胃才能上升;高血壓者宜平坐式,意守 臍中或湧泉,血壓才能下降。     
    陰陽與動靜
    動靜分為陰陽,動是陽,靜是陰。動靜之合適與否,對人體陰陽的影響很大。前賢指出:養生以動化靜,以靜運其動,合平陰陽之道,所以能通和 臟腑,去舊生新。由於陰陽之間能轉化,因此某些練靜功者,到一定的時間會出現自發動作,這就是靜極生動,陰極生陽的表現。    陰陽與調息
    雕息即呼吸的鍛煉,也是按照陰陽的辨證關系進行的。使呼吸合乎陰陽升降出入的規律,才能達到強身治病的目的。
    陰陽與練意
    練意即調心,是養生鍛煉的核心,與陰陽的關系更為密切。《養生至妙要訣》說:「陽時用陽氣,存想在陰冷病竈部位:陰時用陰氣,存想在火熱 病竈部位;冬月想房室.用陽氣人來覺溫熱;夏日想山林,用陰氣人來覺清涼。」這些寶貴的經驗,就是用陰陽學說指導練意的實例。  
 陰陽與周天
    在行周天功鍛煉時,須按人體經脈陰陽的不同而練功。十二經脈分為六陽經和六陰經,任脈為陰經之海,督脈為陽經之綱.所以「進陽火」和「退 陰符」主要在這兩脈上進行-進陽火就是在丹田有得氣感時,以意引氣,使真氣沿督脈上升至泥丸;退陰符就是以意引氣,使存在泥丸中的氣沿任脈下降至丹田。這 樣真氣繞任、督二脈周流循環,即稱為周天。周天是養生鍛煉中的重要功法,占今著名養生家都十分重視。
    陰陽與功時
    所謂功時,就是修煉的時間。祖國醫學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在修習實踐中,春夏宜作靜功,並行攪誨吞津,以滋陰養陽;秋冬宜做動功,意想火熱,以生陽括陰。古人認為一晝夜中,子時至巳時為六陽時,主清氣;午時至女時為六陰時,主濁氣。因此提出「服氣皆宜陽時-的觀 點。上半日空氣新鮮,氧氣充足,深呼吸當然對身體有益,可見古人的主張電暗合科學道理。    
    陰陽與上下
    人的體質可有「上虛下實」,或「上實下虛」之分,疾病也有屬「氣上沖」者,也有屬「氣下陷」者。前者如高血壓、腦血管意外、養生偏差氣沖頭等,後者如泄瀉、崩漏、內臟下垂等。在練習中需要有意識地調整上下平衡,方能治病健身。如高血壓患者,宜意守腳底湧泉穴,或引頭部之氣下行,經過肢體而入地;而低血壓,內臟下垂者,意守點就應相對取高,取膻中或天目。在氣行周天中,氣至尾閭時宜及時引導上行,氣至百會時宜及時引氣下行,這樣才能使周天流轉。上下陰陽,不能摘錯。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