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籍
中藥材
中藥方劑
第一篇 營養概論
1 熱能
1.1 前言
1.2 人體熱能代謝的測定
1.3 人體的能量平衡
1.4 人體的熱能需要量
1.5 臨床病人熱能需要量問題
參考文獻
2 蛋白質
2.1 引言
2.2 蛋白質的生化
2.3 蛋白質的生理功用
2.4 膳食蛋白質的利用
2.5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2.6 蛋白質營養狀況的評價
2.7 食物蛋白質
參考文獻
3 脂類
3.1 脂類的種類和理化性質
3.2 脂類的生理功用
3.3 脂類的生化代謝
3.4 食物中的脂類及其營養評價
3.5 脂類的供給量
4 碳水化物
4.1 碳水化物的分類、結構和性質
4.3 碳水化物的生理功用
4.4 膳食纖維和一些疾病的關系
4.5 膳食中碳水化物的來源
參考文獻
5 維生素
5.1 前言
5.2 維生素A
5.3 維生素D
5.4 維生素E
5.5 維生素K
5.6 維生素B1
5.7 維生素B2
5.8 尼克酸
5.9 維生素B6
5.10 葉酸
5.11 維生素B12
5.12 維生素C
5.13 泛酸與生物素
參考文獻
6 無機鹽(常量元素)
6.1 前言
6.2 鈣和磷
6.3 鎂
6.4 鈉
6.5 氯
6.6 鉀
參考文獻
7 微量元素
7.1 引言
7.2 碘在人體內的含量
7.3 鐵
7.4 銅
7.5 鋅
7.6 硒
7.6 氟
7.7 鈷
7.8 鉻
7.9 錳
7.10 鉬
7.11 其它必需微量元素
參考文獻
8 健康人營養
8.1 成年人營養素的需要
8.2 嬰幼兒營養
8.3 兒童營養
8.4 孕婦、乳母營養
8.5 老年人營養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營養缺乏病
9 引言
9.1 營養缺乏病的病因
9.2 營養缺乏病的表現
9.3 營養缺乏病的診斷
9.4 營養缺乏病的治療通則
10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10.1 前言
10.2 流行病學
10.3 病因學
10.5 臨床表現
10.6 診斷
10.7 治療
10.8 預后
10.9 預防
參考文獻
11 維生素A缺乏病
11.1 病因學
11.2 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與缺乏癥狀
11.3 維生素A缺乏病的診斷
11.4 維生素A缺乏病的預防
11.5 治療
11.6 維生素A過多或中毒
11.7 維生素A與腫瘤的關系
11.8 維生素A與鋅的關系
11.9 維生素A與藥物的關系
參考文獻
12 維生素B1缺乏病
12.1 前言
12.2 化學、生物化學及病因
12.3 病理與病理生理學
12.4 癥狀
12.5 診斷及營養評價,鑒別診斷
12.6 治療
12.7 預防
12.8 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3 維生素B2缺乏病
13.1 病因
13.2 生理功能與病理生理
13.3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13.4 診斷
14 癩皮病
14.1 歷史
14.2 病因
14.3 代謝途徑
14.4 病理
14.5 臨床表現
14.6 實驗室檢查
14.7 治療
14.8 預防途徑
參考文獻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1 病因學和分布
15.2 生物化學及病理學
15.3 臨床表現
15.4 診斷
15.5 治療
15.6 預防
15.7 維生素C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6 維生素D缺乏病
16.1 歷史
16.2 發病情況和病因
16.3 發病機理和病理
16.5 診斷
附:佝僂病的診斷標準
16.6 防治
16.7 維生素D的臨床應用
16.8 維生素D的毒性和維生素D過多癥
參考文獻
17 營養性貧血
17.1 缺鐵性貧血
17.2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17.3 微量元素、礦物質與貧血
17.4 維生素缺乏與貧血
17.5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與貧血
參考文獻
18 鋅缺乏
18.1 前言
18.2 缺鋅的原因
18.3 臨床
18.4 診斷
18.5 治療
19 碘缺乏病與碘過多病
19.1 前言
19.2 地甲腫與地克病的歷史與流行病學
19.3 地甲腫與地克病的病因與發病機理
19.4 地甲腫與地克病的臨床與診斷
19.5 地甲腫與地克病的防治
19.6 結語
19.7 碘過多病
19.8 高碘甲狀腺腫的主要臨床表現
19.9 高碘甲狀腺腫的發病機理
19.10 高碘甲狀腺腫的預防與治療
參考文獻
20 缺硒與克山病
20.1 引言
20.2 克山病和低硒間的關系
20.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和硒的關系
20.4 克山病的病因
20.5 克山病的病理改變
20.6 克山病的臨床表現
20.7 克山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0.8 克山病的治療
20.9 克山病的預防
參考文獻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
21.1 必需脂肪酸的定義與功能
21.2 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病因
21.3 癥狀
21.5 治療
21.6 預防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疾病與營養
22 引言
22.1 營養治療在醫療上的重要性
22.2 營養治療的基本原則
22.3 醫院膳食的種類
22.4 食譜的編制
23 肥胖
23.1 前言
23.2 臨床表現和診斷
23.3 病因
23.4 病理生理
23.5 治療原則
23.6 成年肥胖者治療膳食食譜舉例
23.7 預防
參考文獻
24 糖尿病
24.1 概述
24.2 臨床分型
24.3 發病情況、病因、機理
24.4 臨床癥狀及診斷
24.5 治療
參考文獻
25 痛風
25.1 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25.2 痛風的分類和發病原理
25.3 痛風的臨床表現
25.4 痛風的防治
25.5 膳食治療的原則
參考文獻
26 胃腸道疾病
26.1 前言
26.2 胃的生理功能
26.3 胃的病變
26.4 胃炎
26.5 消化性潰瘍
26.6 小腸
26.7 大腸
參考文獻
27 肝膽系統疾病
27.1 營養性肝臟疾病的原因
27.2 病毒性肝炎
27.3 脂肪肝
27.4 肝硬變(肝硬化)
27.5 肝功能衰竭與肝性腦病(肝昏迷)
27.6 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氏病)
27.7 膽系結石和感染(膽石癥與膽囊炎)
參考文獻
28 心血管疾病
28.1 前言
28.2 營養和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
28.3 營養和心肌梗塞
28.4 營養與充血性心力衰竭
28.5 營養和高血壓病
參考文獻
29 腎臟疾病
29.1 前言
29.2 腎小球腎炎
29.3 腎病綜合征
29.4 急性腎功能衰竭
29.5 慢性腎功能衰竭
29.6 代謝性腎病
29.7 腎結石及其飲食
29.8 透析療法
參考文獻
30 營養與遺傳
30.1 營養與遺傳的密切關系
30.2 遺傳病的營養治療
參考文獻
31 營養與癌瘤
31.1 膳食中營養素與癌瘤發生的關系
31.2 食品中的自然致癌物
31.2.1 霉菌毒素
31.2.2 亞硝基化合物
31.2.3 蕨類(羊齒植物)
31.2.4 檳榔
31.2.5 酒精性飲料
31.2.6 含肼類的蘑菇
31.3 食物中的癌瘤阻斷劑
31.4 食品烹調加工與致癌物
31.5 癌瘤病人的營養代謝改變
31.6 腫瘤病的營養治療
參考文獻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
32.1 營養與感染之間的關系
32.2 營養不良對代謝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32.3 感染對營養與代謝的影響
32.4 單個營養素缺乏和免疫
32.5 感染和外傷病人的營養治療原則
參考文獻
33 營養與燒傷
33.1 前言
33.2 燒傷的代謝反應
33.3 燒傷對內臟功能的影響
33.4 燒傷的臨床過程
33.5 燒傷的營養治療
【附】各種膳食舉例
參考文獻
34 食物與過敏
34.1 前言
34.2 食物過敏的原因
34.3 食物過敏的分類與臨床表現
34.4 食物過敏的發病機理
34.5 食物過敏的診斷
34.6 食物過敏的防治
參考文獻
35 營養與口腔疾病
35.1 營養與牙頜系統的發育
35.2 營養與齲齒
35.3 營養與牙周病
35.4 營養與口腔粘膜病
35.5 口腔外科疾病與飲食治療
參考文獻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1 腦血管病
36.2 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營養治療
36.3 癲癇的營養治療
36.4 顱腦損傷
36.5 肝豆狀核變性
36.6 三叉神經痛
36.7 營養缺乏性神經病
36.8 重癥肌無力
參考文獻
第四篇 特殊飲食與營養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1 引言
37.2 創傷后內分泌變化及其代謝影響
37.3 饑餓對代謝的影響
37.4 麻醉對應激反應和代謝的影響
37.5 愈合與營養
37.6 外科營養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38 胃腸外營養
38.1 前言
38.2 影響營養的代謝因素
39.8 要素膳的禁忌證
38.4 胃腸外營養的種類
38.5 胃腸外營養的指征
38.6 靜脈用營養制劑
38.7 營養素的需要量
38.8 胃腸外營養的實施
38.9 胃腸外營養的并發癥
38.10 胃腸外營養的監測
38.11 胃腸外營養的組織和護理
33.12 展望
參考文獻
39 要素膳
39.1 前言
39.2 要素膳的分類
39.3 要素膳的組成
39.4 要素膳的氮源
39.5 要素膳的性質
39.6 要素膳的生理
39.7 要素膳的適應證
39.8 要素膳的禁忌證
39.9 使用方法
39.10 要素膳的并發癥
參考文獻
40 臨床檢查用飲食
40.1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功能檢查
40.2 甲狀旁腺的功能檢查
40.3 檢查腎臟功能的試驗飲食
40.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試驗飲食
40.5 檢查小腸功能的糞脂測定試驗飲食
40.6 檢查先天性非溶血黃疸間接膽紅素增高型的低熱量試
40.7 隱血試驗飲食
40.8 膽囊造影飲食
參考文獻
41 特殊條件下的營養
41.1 電離輻射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41.2 高氣壓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41.3 低氣壓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41.4 有害物質與營養素的關系
41.5 噪聲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41.6 救生條件下的營養保證
41.7 應激狀態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42 膳食調查
42.1 膳食調查是營養調查的基礎
42.2 食物成分表
42.3 膳食調查的注意事項
42.4 調查方法的評述
42.5 用微型計算機進行膳食營養成分計算
參考文獻
附錄: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
首頁
>
中醫書籍
>
《臨床營養學》
>
第三篇 疾病與營養
第三篇 疾病與營養
22 引言
22.1 營養治療在醫療上的重要性
22.2 營養治療的基本原則
22.3 醫院膳食的種類
22.4 食譜的編制
23 肥胖
23.1 前言
23.2 臨床表現和診斷
23.3 病因
23.4 病理生理
23.5 治療原則
23.6 成年肥胖者治療膳食食譜舉例
23.7 預防
參考文獻
24 糖尿病
24.1 概述
24.2 臨床分型
24.3 發病情況、病因、機理
24.4 臨床癥狀及診斷
24.5 治療
參考文獻
25 痛風
25.1 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25.2 痛風的分類和發病原理
25.3 痛風的臨床表現
25.4 痛風的防治
25.5 膳食治療的原則
參考文獻
26 胃腸道疾病
26.1 前言
26.2 胃的生理功能
26.3 胃的病變
26.4 胃炎
26.5 消化性潰瘍
26.6 小腸
26.7 大腸
參考文獻
27 肝膽系統疾病
27.1 營養性肝臟疾病的原因
27.2 病毒性肝炎
27.3 脂肪肝
27.4 肝硬變(肝硬化)
27.5 肝功能衰竭與肝性腦病(肝昏迷)
27.6 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氏病)
27.7 膽系結石和感染(膽石癥與膽囊炎)
參考文獻
28 心血管疾病
28.1 前言
28.2 營養和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
28.3 營養和心肌梗塞
28.4 營養與充血性心力衰竭
28.5 營養和高血壓病
參考文獻
29 腎臟疾病
29.1 前言
29.2 腎小球腎炎
29.3 腎病綜合征
29.4 急性腎功能衰竭
29.5 慢性腎功能衰竭
29.6 代謝性腎病
29.7 腎結石及其飲食
29.8 透析療法
參考文獻
30 營養與遺傳
30.1 營養與遺傳的密切關系
30.2 遺傳病的營養治療
參考文獻
31 營養與癌瘤
31.1 膳食中營養素與癌瘤發生的關系
31.2 食品中的自然致癌物
31.2.1 霉菌毒素
31.2.2 亞硝基化合物
31.2.3 蕨類(羊齒植物)
31.2.4 檳榔
31.2.5 酒精性飲料
31.2.6 含肼類的蘑菇
31.3 食物中的癌瘤阻斷劑
31.4 食品烹調加工與致癌物
31.5 癌瘤病人的營養代謝改變
31.6 腫瘤病的營養治療
參考文獻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
32.1 營養與感染之間的關系
32.2 營養不良對代謝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32.3 感染對營養與代謝的影響
32.4 單個營養素缺乏和免疫
32.5 感染和外傷病人的營養治療原則
參考文獻
33 營養與燒傷
33.1 前言
33.2 燒傷的代謝反應
33.3 燒傷對內臟功能的影響
33.4 燒傷的臨床過程
33.5 燒傷的營養治療
【附】各種膳食舉例
參考文獻
34 食物與過敏
34.1 前言
34.2 食物過敏的原因
34.3 食物過敏的分類與臨床表現
34.4 食物過敏的發病機理
34.5 食物過敏的診斷
34.6 食物過敏的防治
參考文獻
35 營養與口腔疾病
35.1 營養與牙頜系統的發育
35.2 營養與齲齒
35.3 營養與牙周病
35.4 營養與口腔粘膜病
35.5 口腔外科疾病與飲食治療
參考文獻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1 腦血管病
36.2 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營養治療
36.3 癲癇的營養治療
36.4 顱腦損傷
36.5 肝豆狀核變性
36.6 三叉神經痛
36.7 營養缺乏性神經病
36.8 重癥肌無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