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色素痣

(一)概述

臨床上最為常見,色素痣(pigmentmole)是由色素細胞構成的先天良性腫瘤,大多均屬良性;在后期有惡變者,色素痣一旦惡變,其惡性程度極高,轉移率也最快,而且治療效果不理想。該病均可見于皮膚各處,面頸部、胸背為好發部位。少數發生在粘膜,如口腔、陰唇、瞼結膜。作者曾見龜頭、冠狀溝、包皮內板發病者。

臨床上各型發病預后不一一般分四型:

(1)交界痣 其痣細胞和痣細胞巢主要位于皮膚表皮底層,少數見于表皮與真皮鄰界部位。可發生于體表任何部位,多見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者稍有突出,面積常在1~2cm之間,為淡棕、棕黑到藍黑色,色素分布不很均勻,個別邊界不甚清楚。組織病理學特征在表皮與真皮鄰接點,可觀察到增長活躍痔細胞并與表皮相連,有惡變傾向。

(2)皮內痣 其細胞和細胞巢都聚集在真皮層內。表面光滑,分界明顯,面積小于1cm,有呈片狀生長者,平坦或稍隆起,偶有成帶蒂狀或疣狀,常伴毛發生長。顏色均勻而較深、為淺竭、深竭黑墨黑色。發生惡變率極低,主要是皮內痣沒有活躍的痣細胞。

(3)混合痣 具有皮內痣及交界痣特點,痣細胞團位于表皮基底細胞層和真皮層。由于有交界痣的成分,有發生惡性變的可能。

(4)藍痣比較少見,兒童期多發,好發于臀部、手背、足背。作者偶遇一女患者硬腭刺傷后藍痣變,其面積達3cm,經病理確診。顏色呈深青到藍黑色,分界明顯,表面光滑,體積在1cm以內,不伴毛發生長。病理檢查示色素細胞成群而不規則集中于真皮下近三分之一處,較深。藍色是由于存在色素細胞層淺面膠原束光反射而成,多呈良性,惡變者極少。

對某些好發交界痣部位的色素痣及有惡變征狀的色素痣及時切除。以下癥狀者高度重視色素痣驟然增大,色澤加深;邊界模糊,色素呈放射狀擴展;局部發癢作痛或者毛發脫落;表面潰破、出血或形成潰瘍;病灶周邊色素環表現,色素小點或衛星小瘤者已可能演變成黑色素瘤。

手術適應癥有:經初步確定為交界痣及有惡變前驅癥狀者,應一次性切除。發生于掌、足底及口唇、外陰等經常遭受磨擦的部位。皮內痣影響外貌者可一次或分期切除。

(二)激光手術

皮膚色素痣的治療首選CO2激光。特別是顏面部皮膚色素痣,激光治療收效比較滿意。由于顏面發生色素痣機率高,為不影響美容,CO2激光可逐層去除色素痣,作細胞切割很重要,只要手術操作得當,病人康復后可不留任何痕跡或創痕輕微。Nd:YAG激光對皮膚組織損傷比CO2激光重,原因在于二者的光波不同。

麻醉:手術選用局部麻醉,常用1%~2%利多卡因,不加腎上腺素(加腎上腺素后易引起組織缺血壞死),注射于痣基底或皮下。

治療:選用CO2激光聚集刀頭,使用功率依色素痣類型,體積大小而隨時調節。極表淺色素痣、突出于皮面者、光束平行于皮膚先似刀樣切割、用無菌濕棉球或無菌紗布擦去炭化組織、再調整功率逐步炭化。痣細胞多,不宜把光束平行于皮膚切割的,可作短時間汽化,但必須注意汽化深度。越往下越要注意使用功率,逐層去除直至正常無色細胞。由于皮膚色素痣細胞源于皮膚解剖不同,經大量臨床總結,術者只要認真操作及正確使用激光,術后不留色素,不形成創傷疤痕(疤痕素質除外),加之術后配合良好的創面保護及藥物治療,可獲得很良好的療效。對美容有極顯著的作用。

(三)術后處理

皮膚痣術后為加強術面愈合快,給予大劑量VC、B1、及B2口服,維生素C每日3次,每次0.6g口服,連服2周。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注意保護術面,洗澡時注意不擦掉保護痂。術后2周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