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膀胱腔內腫瘤
(一)概述
膀胱腔內粘膜所發生的腫瘤中,除膀胱肌層及漿膜層發生的腫瘤須按以往外科治療外,由于整個膀胱所發生的腫瘤以膀胱腔內最多,而肌層向外及漿膜層發生的腫瘤很少。因而重點介紹膀胱內的病理、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不經腹壁切口進行膀胱鏡下的激光治療。
臨床上膀胱腫瘤為常見的腫瘤之一,在泌尿外科中,50%血尿病人由膀胱腫瘤所致,僅次于陰莖癌。此類腫瘤,男女患病率約5:1。50歲上老年人多發病,大多數為單發膀胱腫瘤,多發性膀膠腫瘤約16%~25%。按膀胱上皮細胞性腫瘤分類包括:乳頭狀瘤、乳頭狀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及腺癌。而其中乳頭狀瘤和乳頭狀癌發病率約占89.5%,鱗狀上皮細胞癌占10%,腺癌發病率僅為0.5%。非上皮細胞性腫瘤極少見。大多數腫瘤呈腔內生性腫瘤,除外浸潤型膀胱癌,因而按其發病改變,臨床采用激光治療各類型膀胱腫瘤約80%~90%可直接于膀胱鏡下治療,其優點在于病人可保留完整的空腔器官,且治愈率高,是一種新的外科治療方法。
1、病因與發病機制
(1)局部的慢性刺激 在發生癌瘤之前有慢性感染,尿路梗阻及膀胱結石史。長期弊尿,使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內有害物質刺激膀胱粘膜引起。因而認為膀胱癌與局部刺激有關。
(2)職業因素 如駕駛員長期接觸含鉛汽油。文獻報道其發病率要高出常人1.5~2倍。此外染料工人中長期接觸苯胺類化合物,在肝內與硫酸或者葡萄糖酸聯合,經尿排出并受尿內β-葡萄糖醛酸作用,產生一種致癌物——原胺基酚,直接刺激膀胱粘膜引起腫瘤。而且證實膀胱腫瘤患者尿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大量增高。
2、膀胱腫瘤病理分期 其病理變化和發展進程分:
(1)刺激期 表現為膀胱粘膜充血,血管擴張及點狀出血。
(2)腫瘤期 為帶蒂乳頭狀瘤及廣基乳頭狀瘤常見。
(3)惡化期 主要在乳頭狀瘤的基礎上發生惡變。文獻資料統計約有2/3的乳頭狀瘤,最終惡化為乳頭狀癌或者浸潤性癌。
3、形態分類
(1)帶蒂的乳頭狀瘤 是臨床上最多見的腫瘤形式之一,可占70%以上。
(2)結節性廣基之腫瘤 是比較惡性的腫瘤,占26%以上。
(3)彌漫性浸潤性腫瘤 是臨床上最為惡性的腫瘤約2.2%以上。
4、膀胱癌一般分為四期 Ⅰ期;腫瘤僅限于粘膜層。Ⅱ期;腫瘤突破粘膜下層而侵入肌層;Ⅲ期;腫瘤侵犯于全膀胱壁,直至膀胱周圍;Ⅳ期;腫瘤已侵犯至盆壁,而且已固定。一二期膀胱癌最適于膀胱鏡下激光手術治療,而且治療收效較好。三四期膀胱癌用激光按外科手術直接切除,優點在于從皮膚切開進入盆腔內手術徑路干凈,無出血或出血甚微。進入盆骨暴露癌灶及切除始終用激光刀切割,具有手術切割的功效,又有高溫殺死腫瘤細胞的熱療作用,處理方法可參照外科手術操作方法。切記,如開腹手術治療膀胱癌,行轉移淋巴結清掃時,調小功率,用光刀分離比較安全。
5、膀胱癌轉移途徑
(1)淋巴結轉移 文獻資料記載膀胱癌經淋巴結轉移的死亡病例約1/3。而最常累及的是髂淋巴結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鎖骨上區淋巴結有轉移的較少。
(2)血行轉移 晚期即四期病例常見,可經血流轉移到肝、肺、骨等。
(3)直接浸潤 癌細胞直接浸潤至附近的前列腺、尿道、直腸等器官。
(4)手術中腫瘤細胞的移植 據報告在手術中由于操作,約計10%的病例腫瘤細胞種植入傷口而引起復發。直接浸潤和腫瘤細胞的移植的轉移以往手術切除剝離較困難,特別是深部鄰近器官復雜的部位,要大范圍的徹底分離切割癌組織更困難,因而術后功能恢復及缺損是一大難題。外科常規切除腫瘤的原則是超癌灶大范圍切除,其理由是避免腫瘤細胞殘留復發。用激光刀手術,相對來說比常規刀片切除較為有利。激光刀不同于高頻電刀,高頻電刀切割時切口兩邊組織壞死較多,激光刀切口兩邊組織壞死輕微,作者根據乳腺癌等用光刀始終切除瘤體,按照切除縫合觀察損傷小、傷口直接愈合,與常規外科手術基本結果相同,而且光刀手術療效不亞于以往操作法。手術中高頻電刀不能連續切割,激光刀可以任選連續切割方式,且切割中將2mm以下血管及淋巴管徹底凝固封閉,同時光刀的高溫作用使癌細胞死亡。
6、臨床表現
(1)血尿 最常見的是無痛性血尿,約占90%,而且大量肉眼所見血尿為多數,呆呈持續性或間歇性,時輕時重。血尿的量與腫瘤的位置及大小相關,而與腫瘤的惡性程度無關。因而在臨床工作中,提示對于50歲以上血尿患者,要考慮有膀胱腫瘤的可能,應詳細檢查,以免誤診。
(2) 膀胱刺激癥狀 合并有排尿不暢及尿路感染。臨床上常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易于一般慢性膀胱炎混淆。須與非特異性膀胱炎及結核性膀胱炎相區別。
(3) 排尿困難 多見于出血量多,血凝塊阻塞尿道所致。腫瘤位于膀胱頸部,當排尿時腫瘤阻塞于膀胱出口處致使排尿困難和尿流中斷。
(4)貧血及全身惡液體質 主要見于第四期病例。由于出血時間長,或腫瘤阻塞輸尿管口而致上尿路積水,感染引起腎功能損害出現尿毒癥及腫瘤轉移,致使身體物質消耗、失衡。
7、診斷 根據以上臨床表現可做脫落細胞檢查,特別是無痛性血尿患者應高度重視。檢查的方法很多,但最可靠的方法是做膀胱鏡檢查,不僅能在直視下觀察腫瘤的部位、大小、數目,而且還可以觀察與判斷腫廇的性質和進行活組織檢查,并可把膀胱鏡下的病變拍照及進行電視監控、錄相、以供會診等應用。X光造影檢查,主要有排泄性腎盂造影,以了解腎臟功能,上尿路有無腫瘤、積水結石等病變,也同時排除膀胱腫瘤來自腎臟及輸尿管的可能性。逆行性腎盂造影主要是了解并排除上尿路的病變。但主張對已經確診的膀胱腫瘤患者。不做逆行性腎盂造影,以免因插入造影劑管引起腫瘤向上種植。其它檢查方法有膀胱動脈造影、尿內乳酸脫氫酶活力測定及氣鋇造影等。
8、治療 鏡下激光治療應選擇病例,原發性膀胱癌根據分期以一、二期治療最佳,三四期治療以剖腹行部分膀胱及全膀胱切除術,應視癌腫體積浸潤程度,轉移程度選擇。常規用電烙術在暴露膀胱后,切除部分或行轉移浸潤癌灶切除術者以激光刀為佳。整個手術程序與外科手術操作相同。
(二)激光術前準備
術前24小時備膀胱鏡,用10%福爾馬林液消毒待用。檢查Nd:YAG激光,輸出正常,光纖無斷裂、光纖頭削去外保護層約2~3mm/病人術前應常規進行心肺檢查,了解有無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等,并做好治療前、中、后的處理。
麻醉:患者膀胱鏡上治療主要用局麻,常用止痛潤滑膠。
(三)激光手術
術前囑患者排盡膀胱內尿液,特別是出血多者,未排出體外,在插入膀胱鏡后難以沖洗出血凝塊,很容易堵塞鏡內腔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陰(常用0.1%~0.2%新潔爾滅液沖洗外陰),鋪無菌洞巾。并用沖洗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鏡腔內外。將止痛潤滑膠由尿道外口注入,男性,左手捍住外口,右手由龜頭向后尿道膀胱內捏擠排入。5分鐘后,膀胱鏡外管插入內芯緩慢進入膀胱內。在進入膀胱腔后取出內芯,并排出膀胱腔內尿液。再放入纖維鏡,接沖洗用水,仔細觀察膀胱內病變,按膀胱鏡檢查法檢查,找到癌灶病變后,由活檢孔導入Nd:YAG激光光纖,用腳踏開關控制激光輸出,助手或巡回護士調節好需要的激光功率,常用功率80W,要視腫瘤的內型及大小來改變激光功率。
鏡下視癌灶形狀不同治療的方法各異。乳頭狀瘤型,光刀直接進入基底部,高功率輸出激光,插入以平行于膀胱粘膜為佳,輸出方式為連續,常用80W功率約5~10秒。在進入基底部時先輸出激光,才能將光纖插入腫瘤內。整個基部要連續插入數次,徹底破壞掉外生性乳頭狀瘤,基部以上腫瘤高功率輸出激光,徹底破壞腫瘤組織。開始治療先從基部,逐漸向乳頭部擴展,以乳頭狀瘤組織徹底變性即由紅色轉變為青紫色,不必馬上剝離。
結節性廣基腫廇:腫瘤位于粘膜層及粘膜下層。由于腫瘤呈結節,基部較廣,激光與腫廇面相接觸,起動激光并直接照射,根據結節大小,輸出功率不斷改變。突出結節,光刀插入腫瘤結節內1~2mm,輸出時間約3~5秒,使腫瘤缺血。連續累計照射除表面直接被光切割外,基底產生高熱,并向四周形成熱擴散,受熱作用,癌細胞變性壞死、脫落。激光照射面超越腫瘤結節3~5mm。手術中,不同方向部位的膀胱腫瘤,應隨時改變膀胱鏡的方向。同時手術中充分照射完整個腫瘤區,其中心部位接受的激光能量相對要高。手術治療產生大量煙霧,可經腳控吸引器排出,沖洗膀胱及鏡頭積液多,病人主訴過脹時,打開排液閥,將其排入臺的污物桶內。300~500mL膀胱液在病人感染輕微尿脹,盡可能承受時間長些,因為激光治療時,膀胱腔內產生溫度較高,常規約50度以上,熱能向膀胱壁周邊傳導,可形成非光切式的熱療作用,而膀胱正常組織的此溫度以睛無細胞變性及壞死。需要說明的是,膀胱腫瘤經激光治療后不必馬上把壞死組織剝離取出。重點為帶蒂乳頭狀瘤其蒂以上組織治療中用大功率激光把腫瘤破壞。術后二周的恢復期內腫瘤組織壞死,液化并脫落;如果膀胱乳頭狀瘤大,激光可以直接將其汽化,達蒂以下基部不能汽化。5年生存率達86%以上。
手術結束時,反復沖洗膀胱腔,仔細觀察膀胱壁有無微小腫瘤及治療的腫瘤是否徹底。無病灶發現時退出膀胱鏡。
(四)術后輔助治療
包括在激光后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支持治療和術后的化學藥物治療。
1、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支持治療 在于術后扶持機體抗病力,術中由于膀胱鏡下激光手術均是無菌操作,一般術后合并感染率低,抗菌治療可不用。為防感染發生給予預防性治療。支持療法中,應讓手術部位組織盡快修復,加大維生素C用量,常用每日4~6克,靜脈滴入并有增強抗病力作用。給予能量合劑等,視病人機體情況改善治療,除鏡下激光手術治療外,還可給予白細胞介素等生物基因療法。
術后病人在康復期輔助中藥治療,常用治癌方劑有龍蛇羊泉湯(龍葵 白英 土茯苓 白花蛇舌草各30克 蛇毒15克 海全沙12克 燈心草 威靈仙各10g,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3次服,可長期服用。亦可每周服2劑),加味五苓散(豬苓 茯苓 白術 生黃花各15g 澤瀉 海金沙 海藻各18g 桂枝10g 生地榆 生薏米 白花蛇舌草各30g,水煎,每日1劑,每劑煎取藥液600mL,分3次服,40日為1療程。療效不滿意堅持服湯劑。療效較好者可以原方五倍量制成散劑,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10g,白開水送下。治療期內忌食無鱗魚、動物頭蹄肉等。使用方劑應根據病人臨床表現辨證加減),扶正解毒膏(西洋參30g另煎加膏內 白及 蛇舌草 半枝蓮各150g 蒲公英 紫花地丁土茯苓 花粉 苡仁 豬苓 黃花 龜板 桑椹 女貞子 旱蓮草 金櫻子各120g 石見穿 蚤休 山慈姑(去皮礬小滄,濾干) 白斂 海藻 生地 枸札 何首烏各90g 天冬 莪術(醋浸泡)各60g 人中白30g,前汁去渣,加糖3斤收膏做丸。每日早晚用開水沖服1湯匙可長期服用,1~3個月可收效)。同時,配合功堅化癌丸,每日早晚開水吞服15丸。
攻緊化癌丸組方:琥珀 穿山甲(炮枯) 白及 露蜂房(焙枯) 各60g 乳香 沒藥(去油) 全蝎 土鱉 干蟾(焙枯蜣螂(焙枯 各30g 熊膽 雄黃各20g硼砂15g 冰皮10g蜈蚣10條 麝香 蝸牛 血蝎各6g 胎盤5個(水洗保留血筋,文火焙枯)。除麝香、冰片外,余藥共研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主要適用于各種泌尿生殖系癌腫。刺猬毛藤湯(刺猬皮 地鱉蟲各10g 白毛藤 半枝蓮 仙鶴草各30g 石葦 大薊 小薊各15g,加減變化使用,如熱毒盛加土茯苓、龍葵、蛇果草;濕熱盛加知柏地黃湯;小便淋澀甚或尿閉者加知母、黃柏、肉桂。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蜀葵煎劑(干蜀葵40g或鮮蜀葵全株10g。煎湯口服,1日2次。癥狀基本消失后,改用干蜀葵花10~20個泡茶飲服。主要適用于膀胱癌)。地榆炭醋煎劑(地榆炭100g 食醋500mL,共煎汁取300mL。每日1劑,分次服完,每次服藥量不限。此方經過濾及高壓滅菌后亦可作為膀胱灌注用,每次20~40mL。
其它組方配合應用的有:斑蝥制劑:①斑蝥燒雞蛋:即每個雞蛋內放1~3人我頭、肢的斑蝥,燒熟后去斑蝥每日服1~2個。②復方斑蝥丸:斑蝥15g 豬苓 大黃各25g 人參20g。先用50長白酒浸泡斑蝥24小時,加溫60度10分鐘,過濾去渣取藥汁酒150mL;以且再將大黃、豬苓、人參研成細末,把斑蝥酒與藥粉混合攪攔,然后用雞蛋清調之,制成綠豆大丸子,干燥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5粒。扶正祛邪內服湯方:結合辨病辨證選用白花蛇舌草 山豆根 夏枯草 土茯苓 苡仁 半枝蓮 黃芪 丹參 黃柏 五加皮 當歸等藥組成肯有抗癌,提高免疫力功能。
2、化學藥物治療 膀胱癌的非手術療法除中藥治療外還可配合化學藥物治療。化療主要以激光手術后配合膀胱內灌注治療。由于化療藥物對機體的副作用較大,膀胱內灌注治療可以大大減輕其藥物的毒性反應,而且保留時間可依病人耐受處長。常用的藥物有:①噻替哌 先排空膀胱后,經導尿管或直接經尿道注入60mL生理鹽水內溶有60mg的噻替哌溶液,注射完后病人采取對腫瘤灶治療的有效體位,或取仰、俯、側臥位各15分鐘或30分鐘,以保證藥液與腫瘤有足夠時間接觸。②放射菌素-D用放射菌毒-D1mg溶于30~60mL0.9%N.S.與第①方法同用。每周1~2次。③5-Fu(氟尿嘧啶)既可行膀胱內灌注也可經血管行全身應用。5-Fu對晚期腫瘤48%~60%仍有療效。復發的腫瘤仍可應用。灌注用5-Fu500mg溶汙60mL0.9%N.S.按前二方法應用,每周1~2次。④喜樹堿 20mg溶于60mL0.9%N.S按前法應用,每周1~2次。文獻報道臨床應用噻替哌和喜樹堿療效較好。主要是噻替哌為一種多能羥基物質。具有類放射作用,特別對乳頭狀瘤療效明顯。應用以且使腫瘤細胞發生化學性炎癥及退行性改變,而后脫落,正常上皮細胞增生。喜樹堿可以預防腫瘤復發。
局部用藥灌注時應注意事項有:①治療前要檢查血象;②灌注藥物時要保護陰莖及周圍的正常皮膚,以防藥液與皮膚接觸后引起皮炎;③藥物注入膀胱后應保留一小時以上,同時采用適合腫瘤所在側的臥位,使藥物能夠充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