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書籍 > 《臨床激光治療學》 > 二十二、鼻乳頭狀瘤

二十二、鼻乳頭狀瘤

(一)概述

乳頭狀瘤(papillomaof nasal)也是鼻腔及鼻竇較多發生的良性腫瘤。男性發病較多。腫瘤多發生于鼻前庭,也見鼻腔及鼻竇內。發生于鼻前庭的腫瘤來自于鼻前庭皮膚的鱗狀上皮,質硬,呈桑椹狀改變,單發多見,其病理表現性質與發源于其他皮膚的乳頭狀瘤相似;鼻腔及鼻竇內發生的乳頭狀瘤主要來源于鼻腔及鼻竇粘膜的纖維上皮組織。

1.病理 一般為三型:①內翻性乳頭狀瘤(iaverted papilloma),特點是腫瘤的上皮向內翻轉,長入腫瘤基質,而不同一般的乳頭狀瘤從表現向外增殖。腫瘤的上皮為類上皮細胞或鱗狀上皮細胞型。單層呼吸區柱狀上皮細胞覆以表面,具有纖毛。基底膜明顯。在基質中可見富于糖原的含有空泡的細胞,另一特質為上皮層中有散在的細小囊腫。在上皮層及基質中無明顯炎性細胞浸潤。乳頭狀瘤的外觀如息肉狀,但是不透明,廣基,堅實,血管較豐富。單發多見,但也有多發的少數病例。②蕈狀乳頭狀瘤(fungif[alt][/alt][/img]

圖10

鼻后孔息肉手術比較困難,可借助纖維支氣管鏡及纖維鼻鏡在直視下手術。鏡下看清息肉大小及基部,激光光刀于直視下插入息肉底部輸出激光。輸出先以基部中心為主,鏡下看準做第二次輸出,與第一次輸出點相距0.2cm,從內逐漸向外插入輸出激光,操作過程中產生煙霧時退出光纖,經活檢孔抽出。如果病人合作,手術時囑病人張口呼吸,或張口吸氣,緩慢經鼻呼出,就可借助病人呼吸運動排出煙霧。息肉可不必立即摘下,術后自然脫落。治療時輸出激光使息肉產生白色改變即可。一周后組織修復時,息肉切割緣液化脫落。此法在手術中出血極少,操作得當無出血,而且病人安全,時間短。

對鼻后孔廣基息肉,在纖支鏡或纖維鼻鏡直視下采用照射法。光刀出光距息肉3mm,做息肉體照射,如果息肉突出,也可做蜂巢狀插入,點與點之間相距2mm,注意控制輸出激光功率及時間。術畢,對手術切割灶局部涂龍膽紫液。

(四)術后處理

手術后3天內患者可有面額部疼痛,不能耐受者可給予止痛劑。術后水腫反應不明顯,無須做面部冷敷。恢復期一周內可有液化組織或手術灶分泌物流出,囑患者用潔凈紙拭出。為使手術創面盡快愈合,術后給予常規抗炎治療,加大VC、B1、B2用量,對傷口愈合極有幫助。術后2~3周復查,如手術不徹底有遺留殘基可再次激光切除。術后可配合He-Ne激光照射,光斑對準病灶,1日1次,每次15~20分鐘,7~10天一療程。激光照射可減少藥物用量,特別是抗菌消炎止痛藥物。

激光切割鼻息肉與常規五官科切割比較,其優點是,手術時間短,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無須行鼻腔填塞,病人術后反應輕,而且復發率低,并可多次重復治療,實為一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