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中品

當歸

味甘、辛,溫、大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 ,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臟,生肌肉。一名干歸。生隴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陰干。(惡 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今隴西叨陽、黑水當歸,多肉少枝氣香,名馬尾當歸,稍難得。西川北部當歸,多根枝而細。歷陽所出,色白而氣味薄,不相似,呼為草當歸,闕少時乃用之。方家有云真當歸,正謂此,有好惡故也。世用甚多。道方時須爾。(《大觀》卷八,《政和》一九九頁)

防風

味甘、辛,溫,無毒。主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久服輕身。葉∶主中風熱汗出。一名銅蕓,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風,一名 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瑯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曝干。(得澤瀉、 本治風,得當歸、芍藥、陽起石、禹余糧治婦人子藏風,殺附子毒,惡干姜、藜蘆、白蘞、芫花。)

郡縣無名沙苑。今第一出彭城、蘭陵,即近瑯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世用治風最要,道方時用。(《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九頁)

秦艽

味苦、辛,平、微溫,無毒。主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治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生飛烏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菖蒲為之使。)

飛烏或者地名,今出甘松、龍洞、蠶陵,長大黃白色為佳。根皆作羅文相交,中多銜土,用二○三)

味甘,微溫,無毒。主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 ,補虛,小兒百病。婦人子藏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氣,利陰氣。生白水者冷,補。其莖、葉治渴及筋攣,癰腫,疽瘡。一名戴糝,一名戴椹,一名獨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二月、十月采,陰干。

(惡龜甲。)

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膚粗,新者,亦甘溫補∶又有蠶陵、白水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貼用,消癰腫,世方多用,道家不須。(《大觀》卷七,《政和》一七八頁)

吳茱萸

味辛,溫、大熱,有小毒。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淡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臟。根∶殺三蟲。

根白皮∶殺蟯蟲,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經產余血。治白癬。一名 。生上谷川谷及宛朐。九月九日采,陰干。(蓼實為之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

此即今食茱萸。《禮記》亦名 ,而世中呼為 子,當是不識 字, 字似 字,仍以相其根南行、東行者為勝。道家去三尸方亦用之。(《新修》一三一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一八頁)

黃芩

味苦,平、大寒,無毒。主治諸熱,黃膽,腸 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傷。治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一名腐腸,一名空腸,一名內虛,一名黃文,一名經芩,一名妒婦。其子∶主腸 膿血。生秭歸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陰干。(得濃樸、黃連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蠣,令人有子。得黃 、白蘞、赤小豆治鼠 。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參、牡丹、藜蘆。)

秭歸屬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圓者名子芩為勝。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爛,故名腐腸,惟取深色堅實者為好。世方多用,道家不須。(《大觀》卷八,《政和》二○七?

黃連

味苦,寒、微寒,無毒。主治熱氣,目痛, 傷淚出,明目,腸 ,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 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濃腸,益膽,治口瘡。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生巫陽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惡菊花、芫花、玄參、白蘚,畏款冬,勝烏頭,解巴豆毒。)

巫陽在建平。今西間者色淺而虛,不及東陽、新安諸縣最勝。臨海諸縣者不佳。用之當布裹 去毛,令如連珠。世方多治下痢及渴,道方服食長生。(《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五?

五味子

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一名會及,一名玄及。生齊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實,陰干。(蓯蓉為之使,惡葳蕤,勝烏頭。)

今第一出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其核并似豬腎。又有建平者,少》卷七,《政和》一八五頁)

決明子

味咸、苦、甘,平、微寒,無毒。主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治唇口青。

久服益精光,輕身。生龍門川澤,石決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陰干百日。(蓍實為之使,惡大麻子。)

龍門乃在長安北。今處處有。葉如茳芒,子形似馬蹄,呼為馬蹄決明。用之當搗碎。又別?

芍藥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勝膀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一名白術,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倉,一名 。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須丸為之使,惡石斛、芒硝,畏硝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大,余處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乃不?

桔梗

味辛、苦,微溫,有小毒。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蠱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圖,一名白藥,一名梗草,一名薺 。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曝干。(節皮為之使。得牡蠣、遠志治恚怒,得硝石、石膏治傷寒。畏白芨、龍眼、龍膽。)

近道處處有,葉名隱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桔梗治蠱毒甚驗。世方用此,乃名薺今別有薺 ,能解藥毒,所謂亂人參者便是,非此桔梗,而葉甚相似。但薺 葉下光明、滑?

味辛,溫,無毒。主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除腦中冷動,面上游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猝急腫痛,脅風痛,溫中內寒。一名胡芎,一名香果。其葉名蘼蕪。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嶺。三月、四月采根,曝干。(得細辛治金瘡止痛,得牡蠣治頭風吐逆,白芷為之使,惡黃連。)

今惟出歷陽,節大莖細,狀如馬銜,謂之馬銜川芎。蜀中亦有而細,人患齒根血出者,含之多瘥。苗名蘼蕪,亦入藥,別在下說。世方多用,道家時須爾。胡居士云∶武功去長安二百里,正長安西,與扶風、狄道相近。斜谷是長安西嶺下,去長安一百八十里,山連接七百里。(《大觀》卷七,《政和》一七四頁)

味辛、苦,溫、微溫、微寒,無毒。主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膚,悅顏色。辟霧露潤澤,治風邪 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實主風流四肢。一名鬼卿,一名地新,一名微莖。生崇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惡 茹。

世中皆用川芎根須,其形氣乃相類。而《桐君藥錄》說川芎苗似 本,論說花實皆不同,所生處又異。今東山別有 本,形氣甚相似,惟長大爾。(《大觀)卷八,《政和》二一二?

麻黃

味苦,溫、微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治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傷寒頭疼,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虛。一名卑相,一名龍沙,一名卑鹽。生晉地及河東川谷。立秋采莖,陰干令青。(濃樸為之使,惡辛夷、石韋。)

今出青州、彭城、榮陽、中牟者為勝,色青而多沫。蜀中亦有,不好。用之折除節。節止汗故也。先煮一兩沸,去上沫,沫令人煩。其根亦止汗。夏月雜粉用之。世用治傷寒,解肌第一。(《大觀》卷八,《政和》一九九頁)

葛根

味甘,平,無毒。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治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治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傷寒壯熱。

葛谷∶主治下痢十歲以上。白葛,燒以粉瘡,止痛斷血。葉∶主金瘡,止血。花∶主消酒。一名雞齊根,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川谷。五月采根,曝干。(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搗取汁飲之。解溫病發熱。其花并小豆花干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

但為藥用之,不及此間爾。五月五日日中時,取葛根為屑,治金瘡斷血為要藥,亦治瘧及瘡,至?

前胡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藜蘆。)

前胡似茈胡而柔軟,為治殆欲同。而《本經》上品有茈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亦有畏惡,明畏惡非盡出《本經》也。此近道皆有,生下濕地,出吳興者為勝。(《大觀》卷八,《?

知母

味苦,寒,無毒。主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治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風汗內疸。多服令人泄。一名 母,一名連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參,一名水參,一名水浚,一名貨母,一名 母,一名女雷,一名女理,一名兒草,一名鹿列,一名韭逢,一名兒踵草,一名東根,一名水須,一名沈燔。一名 ,一名昌支。

生河內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潤,葉至難死,掘出隨生,須枯燥乃止。甚治熱結,亦主瘧熱煩?

大青

味苦,大寒,無毒。主治時氣頭痛,大熱口瘡。三月、四月采莖,陰干。

治傷寒方多用此,《本經》又無。今出東境及近道,長尺許,紫莖。除時行熱毒,為良。(《大觀》卷八,《政和》二一四頁)

貝母

味辛、苦,平、微寒,無毒。主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治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藥實,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生晉地。十月采根,曝干。(濃樸、白薇為之使,惡桃花,畏秦椒、 石、莽草,反烏頭。)

今出近道,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斷谷服之不饑。(《大觀》卷八,《政和》二○五頁)

栝蔞根

味苦,寒,無毒。主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干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一名地樓,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澤姑。實,名黃瓜,主胸痹,悅澤人面。莖葉,治中熱傷暑。生弘農川谷及山陰地。入土深者良。生鹵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枸杞為之使,惡干姜,畏牛膝、干漆,反烏頭。)

出近道,藤生,狀如土瓜,而葉有叉。《毛詩》云∶果裸之實,亦施于宇。其實今以雜作手膏,用根,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圍者,服食亦用之。(《大觀》卷八,《政和》一九七?

丹參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一名 蟬草,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谷及太山。五月采根,曝干。(畏咸水,反藜蘆。)

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義陽,非江東臨海之桐柏也。今近道處處有,莖方有毛,紫花,時人呼為逐馬。酒漬飲之,治風痹。道家時有用處,時人服之多眼赤,故應性熱,今?

濃樸

味苦,溫、大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溫中,益氣,消痰下氣,治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逆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止煩滿,濃腸胃。一名濃皮,一名赤樸。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楊。治鼠 ,明目,益氣。生交址、冤句。三月、九月、十月采皮,陰干。(干姜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今出建平、宜都,極濃、肉紫色為好,殼薄而白者不如。用之削去上甲錯皮。世方多用,道家不須也。(《新修》一二五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二四頁)

竹葉芹竹葉

味苦,平、大寒,無毒。主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除煩熱,風痙,喉痹,嘔逆。

根∶作湯,益氣,止渴,補虛,下氣,消毒。汁∶主治風痙,痹。實∶通神明,輕身,益氣。生益州。淡竹葉∶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其瀝∶大寒。治暴中風,風痹,胸中大熱,止煩悶。其皮茹∶微寒,治嘔 ,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苦竹葉及瀝∶治口瘡,目痛,明目,通利九竅。竹筍∶味甘,無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氣,可久食。干筍燒服,治五痔血。

竹類甚多,此前一條云是篁竹,次用淡苦爾。又一種薄殼者,名甘竹葉,最勝,又有實中竹、笙竹,又有 竹,并以筍為佳,于藥無用。凡取竹瀝,惟用淡竹耳。竹實出藍田,江東乃有花而無實,故鳳鳥不至。而頃來斑斑有實,實狀如小麥,堪可為飯。(《新修》一二七頁?

玄參

味苦,咸,微寒,無毒。主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余疾,補腎氣,令人目明。治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忽忽不知人,溫瘧灑灑,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氣,下水,止煩渴,散頸下核,癰腫,心腹痛,堅癥,定五臟。久服補虛,明目,強陰,益精。一名重臺,一名玄臺,一名鹿腸,一名正馬,一名咸,一名端。生河間川谷及冤句。三月、四月采根,曝干。(惡黃 、干姜、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今出近道,處處有。莖似人參而長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時用,亦以合香。(《大觀》卷八,《政和》二○三頁)

沙參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治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補中。久服利人。一名知母,一名苦心,一名志取,一名虎須,一名白參,一名識美,一名文希。生河內川谷及宛朐般陽續山。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惡防己,反藜蘆。)

今出近道,叢生,葉似枸杞,根白實者佳。此沙參并人參、玄參、丹參、苦參是為五參,其形不盡相類,而主治頗同,故皆有參名。又有紫參,正名牡蒙,在中品。(《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九頁)

苦參

味苦,寒,無毒。主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膽,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養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 ,止渴,醒酒,小便黃赤,治惡瘡,下部 瘡,平胃氣,令人嗜食輕身。一名水槐,一名苦 ,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驕槐,一名白莖,一名虎麻,一名岑莖,一名祿白,一名陵郎。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玄參為之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反藜蘆。)

今出近道,處處有。葉極似槐樹,故有槐名。花黃,子作莢。根味至苦惡。病患酒漬飲之?

續斷

味苦、辛,微溫,無毒。主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及 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久服益氣力。一名龍豆,一名屬折,一名接骨,一名南草,一名槐。生常山山谷。七月、八月采,陰干。(地黃為之使,惡雷丸。)

案《桐君藥錄》云∶續斷生蔓延,葉細,莖如荏,大根本,黃白有汁,七月、八月采根,今?

高丈余許,葉似蒴 ,皮主治金瘡,有此接骨名,疑或者。而廣州又有一藤名續斷,一名諾藤,斷其莖,器承其汁飲之,治虛損絕傷,用沐頭,又長發。折枝插地即生,恐此又相類。

李云是虎薊,與此大乖,而虎薊亦自治血爾。(《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一頁)

枳實

味苦、酸,寒、微寒,無毒。主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除胸脅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泄,明目。生河內川澤。九月、十月采,陰干。

今處處有,采破令干。用之除中核,微炙令香,亦如橘皮,以陳者為良。枳樹枝莖及皮,治?

三,《政和》三二三頁)

山茱萸

味酸,平、微溫,無毒。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腸胃風邪。

寒熱,疝瘕,頭腦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 ,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輕身,明目,強力,長年。一名蜀棗,一名雞足,一名思益,一名KT 實。生漢中山谷及瑯琊、宛朐、東海承縣。九月、十月采實,陰干。

(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今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頹子,亦可啖。既干后,皮甚薄,當合核?

桑根白皮

味甘,寒,無毒。主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去肺中水氣,止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縫創。采無時。出土上者殺人。(續斷、桂心、麻子為之使。)葉∶主除寒熱,出汗。汁∶解蜈蚣毒。桑耳∶味甘,有毒。

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腹痛,陰陽寒熱無子,治月水不調。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不饑。其金色者,治 痹飲,積聚,腹病,金創。一名桑菌,一名木麥。

五木耳∶名 ,益氣,不饑,輕身,強志。生犍為山谷。六月多雨時采木耳,即曝干東行桑根乃易得,而江邊多出土,不可輕信。桑耳,《斷谷方》云∶木 又呼為桑上寄生,此云五木耳,而不顯四者是何木?案老桑樹生燥耳,有黃、赤、白者,又多雨時亦生軟濕者,人采以作菹,皆無復藥用。(《新修》一四一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一五頁)

松蘿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嗔怒邪氣,止虛汗出風頭,女子陰寒腫痛,治痰熱,溫瘧,可為吐湯,利水道。一名女蘿。生熊耳山川谷松樹上。五月采,陰干。

東山甚多,生雜樹上,而以松上者為真。《毛詩》云∶蔦與女蘿,施于松上。蔦是寄生,今?

和》三三○頁)

白棘

味辛,寒,無毒。主治心腹痛,癰腫,潰膿,止痛。決刺結,治丈夫虛損,陰痿,精自出,補腎氣,益精髓。一名棘針,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李云此是酸棗樹針,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非真也。(《新修》一四三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二九頁)

棘刺花

味苦,平,無毒。主治金瘡、內漏,明目。冬至后百廿日采之。實,主明目,心腹痿痹,除熱,利小便。生道旁。四月采。一名菥 ,一名馬朐,一名刺原。又有棗針,治腰痛、喉痹不通。

此一條又相違越,恐李所言多是,然復道其花一名菥 ,此恐別是一物,不關棗針也。

今世人皆用天門冬苗,吾亦不許。門冬苗乃是好作飲,益人,正不可當棘刺爾。(《新修》一四?

狗脊

味苦、甘,平,微溫,無毒。主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痹寒濕,膝痛,頗利老人。

治失溺不節,男子腳弱腰痛,風邪淋露,少氣,目暗,堅脊,利俯仰,女子傷中,關節重。一名百枝,一名強膂,一名扶蓋,一名扶筋。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萆今山野處處有,與菝 相似而小異。其莖葉小肥,其節疏,其莖大直,上有刺,葉圓有赤?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瘡不瘳,熱氣,傷中恚怒,陰痿失溺,關節老血,老人五緩。一名赤節。生真定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薏苡為之使,畏葵根、大黃、茈胡、牡蠣、前胡。)

今處處有,亦似菝 而小異,根大,不甚有角節,色小淺。(《大觀》卷八,《政和》二一三頁)

味甘,平、溫,無毒。主治腰背寒痛,風痹,益血氣,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此有三種,大略根苗并相類。菝 莖紫,短小多細刺,小減萆 而色深,人用作飲。(《大觀》卷八,《政和》二一四頁)

石韋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臟,去惡風,益精氣。一名石 ,一名石皮。用之去黃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治。生華陰山谷石上,不聞水及人聲者良。二月采葉,陰干。(滑石、杏仁、射干為之使,得菖蒲良。)

蔓延石上,生葉如皮,故名石韋。今處處有,以不聞水聲、人聲者為佳。出建平者,葉長?

通草

味辛、甘,平,無毒。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治脾疸,常欲眠,心煩,噦出音聲,治耳聾,散癰腫諸結不消,及金瘡,惡瘡,鼠 ,折, 鼻,息肉,墮胎,去三蟲。一名附支,一名丁翁。生石城山谷及山陽。正月采枝,陰干。

今出近道。繞樹藤生,汁白。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含一頭吹之,則氣出彼頭者良。或云?

瞿麥

味苦、辛,寒,無毒。主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養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發。一名巨句麥,一名大菊,一名大蘭。

生太山川谷。立秋采實,陰干。( 草、牡丹為之使,惡桑螵蛸。)

今出近道,一莖生細葉,花紅紫赤可愛,合子葉刈取之。子頗似麥,故名瞿麥。此類乃有兩種∶一種微大,花邊有叉椏,未知何者是?今市人皆用小者。復一種,葉廣相似而有毛,花?

空殼,無復子爾。(《大觀》卷八,《政和》二○二頁)

敗醬

味苦、咸,平、微寒,無毒。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產后腹痛。一名鹿腸,一名鹿首,一名馬草,一名澤敗。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

出近道,葉似 ,根形似茈胡,氣如敗豆醬,故以為名。(《大觀》卷八,《政和》二一○頁)

秦皮

味苦,微寒、大寒,無毒。主治風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治男子少精,婦人帶下,小兒癇,身熱。可作洗目湯。久服頭不白,輕身,皮膚光澤,肥大有子。一名岑皮,一名石檀。生廬江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皮,陰干。(大戟為之使,惡吳茱世云是樊 皮,而水漬以和墨,書青色不脫,徹青,且亦殊薄,恐不必爾。世方惟以治目?

白芷

味辛,溫,無毒。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治風邪,久渴,吐嘔,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可作膏藥面脂,潤顏色。一名芳香,一名白 ,一名 ,一名莞,一名苻蘺,一名澤芬。葉名 麻,可作浴湯。生河東川谷下澤。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當歸為之使,惡旋復花。)

今出近道,處處有,近下濕地,東間甚多。葉亦可作浴湯,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蟲,又用合?

杜蘅

味辛,溫,無毒。主治風寒咳逆,香人衣體。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曝干。

根葉都似細辛,惟氣小異爾。處處有之。方藥少用,惟道家服之,令人身衣香。《山海經?

杜若

味辛,微溫,無毒。主治胸脅下逆氣,溫中,風入腦戶,頭腫痛,多涕淚出,眩倒目,止痛,除口臭氣。久服益精,明目,輕身,令人不忘。一名杜蘅,一名杜蓮,一名白蓮,一名白芩,一名若芝。生武陵川澤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辛夷、細辛良,惡茈胡、前胡。)

今處處有。葉似姜而有文理,根似高良姜而細,味辛香。又絕似旋復根,殆欲相亂,葉小異爾。《楚詞》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此者一名杜蘅,今復別有杜蘅,不相似。(《大觀》)

卷?

柏木

味苦,寒,無毒。主治五臟腸胃中結氣熱,黃膽,腸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瘡。治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久服通神。一名檀桓。根,名檀桓,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饑渴。久服輕身。延年通神。生漢中山谷及永昌。(惡干漆。)

今出邵陵者,輕薄色深為勝。出東山者,濃重而色淺。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種小樹,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世呼為子柏,亦主口瘡。又一種小樹,至多刺,皮亦黃,亦主口瘡。(《新修》一一○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二九九頁)

木蘭

味苦,寒,無毒。主治身有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 、酒 ,惡風、癩疾,陰下癢濕明目。治中風傷寒,及癰疽水腫,去臭氣。一名林蘭,一名杜蘭。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山谷,生太山。十二月采皮,陰干。

零陵諸處皆有,狀如楠樹,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州有,皮濃,狀如濃樸,而氣味為勝。

故新修》一一三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六頁)

白薇

味苦、咸,平、大寒,無毒。主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 發作有時。治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久服利人。生平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陰干。(惡黃 、干姜、干漆、山茱萸、大棗。)

近道處處有。根狀似牛膝而短小爾。方家用,多治驚邪、風狂、疰病。(《大觀》卷八,《政和》二一三頁)

耳實

味苦、甘,溫。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一名胡 ,一名地葵,一名 ,一名常思。生安陸川谷及六安田野,實熟時采。

此是常思菜,傖人皆食之。以葉覆麥作黃衣者,一名羊負來。昔中國無此,言從外國逐羊?

茅根

味甘,寒,無毒。主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久服利人。其苗∶主下水。一名蘭根,一名茹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此即今白茅菅。《詩》云∶“露彼菅茅”。其根如如渣芹甜美。服食此斷谷甚良。世方稀用,惟治淋及崩中爾。(《大觀》卷八,《政和》二○八頁)

百合

味甘,平,無毒。主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痹腫,止涕淚。一名重箱,一名重邁,一名摩羅,一名中逢花,一名強瞿。生荊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近道處處有,根如胡蒜,數十片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言初是蚯蚓相纏結變作之,世人?

酸漿

味酸,平、寒,無毒。主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產難吞其實,立產,一名醋漿。生荊楚川澤及人家田園中。五月采,陰干。

處處人家多有,葉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黃赤色。小兒食之,能除熱,亦治黃病,多效。(《大觀》卷八,《政和》二一一頁)

淫羊藿

味辛,寒,無毒。主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堅筋骨,消瘰 ,赤癰,下部有瘡洗出蟲,丈夫久服,令人無子。一名剛前。生上郡陽山山谷。(薯蕷服此使人好為陰陽。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蓋食藿所致,故名淫羊藿。(《大觀》卷八,《政和》二○六頁)

蠡實

味甘,平、溫,無毒。主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

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肉肥大。久服輕身。花、葉∶去白蟲,治喉痹,多服令人溏泄。一名荔實,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豕首。生河東川谷。五月采實,陰干。(方藥不復用,世無識者,天名精亦名豕首也。)(《大觀》卷八,《政和》二○二頁)

枝子

味苦,寒、大寒,無毒。主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 鼻,白癩、赤癩。瘡瘍。

治目熱赤痛,胸中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一名木丹,一名越桃。生南陽川谷。

九月采實,曝干。(解玉支毒。)

處處有,亦兩三種小異,以七道者為良。經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于藥甚稀。玉支即羊?

檳榔

味辛,溫,無毒。主治消谷,逐水,除痰 ,殺三蟲,去伏尸,治寸白。生南海。

此有三、四種∶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廣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澀,核亦大;尤大者,名楮檳榔,作藥皆用之。又小者,南人名 子,世人呼為檳榔孫,亦可食。(《新修》一三四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一九頁)

合歡

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得所欲。生益州川谷。

嵇公《養生論》亦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詩人又有萱草,皆云即是今鹿蔥,而不入藥用。至于合歡舉世無識之者。當以其非治病之功,稍見輕略,遂致永謝。猶如長生之法,人罕敦尚,亦為遺棄也。洛陽華林苑中,猶云合歡如丁林,唯不來江左爾。(《新修》一三四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三二頁)

衛矛

味苦,寒,無毒。主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除邪,殺鬼毒蠱疰,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陰干。

山野處處有。其莖有三羽,狀如箭羽,世皆呼為鬼箭。而為用甚稀,用之削取皮及羽也。

(《新修》一三六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三一頁)

紫葳

味酸,微寒,無毒。主治婦人產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閉,寒熱,羸瘦,養胎。莖葉∶味苦,無毒。主痿蹶,益氣。一名陵苕,一名茇華。生西海川谷及山陽。

李云是瞿麥根,今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華草于太行山北,得紫葳花。必當奇?

云有苕之華;郭云陵霄藤,亦恐非也。(《新修》一三七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二七頁)

蕪荑

味辛,平,無毒。主治五內邪氣,散皮膚骨節中淫淫溫行毒,去三蟲,化食,逐寸白,散腹中 喘息。一名無姑,一名 。生晉山川谷。三月采實,陰干。

今唯出高麗,狀如榆莢,氣臭如 ,彼人皆以作醬食之。性殺蟲,以置物中,亦辟蛀。

但患其臭爾。(《新修》一三八頁,《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二二頁)

紫草

味苦,寒,無毒。主治心腹邪氣,五疸,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治腹腫脹滿痛;以合膏,療小兒瘡及面 。一名紫丹,一名紫 。生碭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陰干。

今出襄陽,多從南陽、新野來,彼人種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藥家都不復用。《博物志》

云?

,《政和》二○九頁)

紫菀

味苦、辛,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臟。治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一名紫 ,一名青菀。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鄲,二月、三月采根,陰干。(款冬為之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志,畏茵陳蒿。)近道處處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細。有白者名白菀,不復用。(《大觀》卷八,《政和》二○九頁)

白蘚

味苦、咸,寒,無毒。主治頭風,黃膽,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治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大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后余痛。

生上谷川谷及宛朐。四月、五月采根,陰干。(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 。)近道處處有,以蜀中者為良。世呼為白羊鮮,氣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大觀》卷八,《政和》二一○頁)

白兔藿

味苦,平,無毒。主治蛇、虺、蜂、蠆、 狗、菜、肉、蠱毒,鬼疰,風疰,諸大毒不可入口者,皆消除之。又去血,可末著痛上,立消。毒入腹者,煮飲之即解。一名白葛。生交州山谷。

此藥治毒,莫之與敵。而人不復用,殊不可解,都不聞有識之者,想當似葛爾,須別廣訪?

營實

味酸,溫、微寒,無毒。主治癰疽,惡瘡,結肉,跌筋,敗瘡,熱氣,陰蝕不瘳,利關節。久服輕身益氣。根∶止泄痢腹痛,五臟客熱,除邪逆氣,疽癩,諸惡瘡,金瘡傷撻,生肉復肌。一名薔薇,一名薔麻,一名牛棘,一名牛勒,一名薔蘼,一名山棘。生零陵川谷及蜀郡。八月、九月采,陰干。

營實即是薔薇子,以白花者為良。根亦可煮釀酒,莖、葉亦可煮作飲。(《大觀》卷七,《?

薇銜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風濕痹,歷節痛,驚癇吐舌,悸氣,賊風,鼠 ,癰腫,暴癥,逐水,治痿蹶。久服輕身明目。一名麋銜,一名承膏,一名承肌,一名無心,一名無顛。生漢中川澤及宛朐、邯鄲。七月采莖、葉,陰干。(得秦皮良。)世用亦少。(《大觀》

卷七,《政和》一九○頁)

井中苔及萍

大寒。主治漆瘡,熱瘡,水腫。井中藍,殺野葛、巴豆諸毒。

廢井中多生苔萍,及磚土間生雜草、萊藍,既解毒,在井中者彌佳,不應復別是一種名井中藍。井底泥至冷,亦治湯火灼瘡,井華水又服煉法用之。(《大觀》卷九,《政和》二三八?

王孫

味苦,平,無毒。主治五臟邪氣,寒濕痹,四肢疼酸,膝冷痛。治百病,益氣。吳名白功草,楚名王孫,齊名長孫,一名黃孫,一名黃昏,一名海孫,一名蔓延。生海西川谷及汝南城郭垣下。

今方家皆呼名黃昏,又云牡蒙,市人亦少識者。(《大觀》卷九,《政和》二三七頁)爵床,味咸,寒,無毒。主治腰脊痛,不得著床,俯仰艱難,除熱,可作浴湯。生漢中川谷及田野。(《大觀》卷九《政和》二三八頁)

白前

味甘,微溫,無毒。主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

此藥出近道,似細辛而大,色白易折。主氣嗽方多用之。(《大觀》卷九,《政和》二三三頁)

百部根

微溫,有小毒。主治咳嗽上氣。

山野處處有。根數十相連,似天門冬而苦強,亦有小毒。火炙酒漬飲之。治咳嗽,亦主去虱。煮作湯,洗牛犬虱即去。《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種草似百部,但長大爾。懸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勿令人知,治暴嗽甚良,名為嗽藥。疑此是百部,恐其土肥潤處,是以長大爾。(《大觀》卷九,《政和》二二五頁)

王瓜

味苦,寒,無毒。主治消渴,內痹,瘀血,月閉,寒熱,酸疼,益氣,愈聾。治諸邪氣,熱結,鼠 ,散癰腫留血,婦人帶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數不禁,逐四肢骨節中水,治馬骨刺人瘡。一名土瓜。生魯地平澤田野,及人家垣墻間。三月采根。陰干。

今土瓜生籬院間亦有,子熟時赤,如彈丸大。根,今多不預干,臨用時乃掘取,不堪入大?

觀》卷九,《政和》二一九頁)

味甘,寒,無毒。主治解百藥毒。

根莖都似人參,而葉小異,根味甜絕,能殺毒。以其與毒藥共處,而毒皆自然歇,不正入?

高良姜

大溫,無毒。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氣與杜若相似,而葉如山姜。(《大觀》卷九,《政和》二二四頁)

馬先蒿

味苦,平,無毒。主治寒熱鬼疰,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一名馬屎蒿。生南陽川澤。方云一名爛石草,主惡瘡,方藥亦不復用。(《大觀》卷九,《政和》二三○頁)

蜀羊泉,味苦,微寒,無毒。主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痂癬蟲。治齲齒,女子陰中內傷,皮間實積。一名羊泉,一名羊飴。生蜀郡川谷。

方藥亦不復用,彼土人時有采識者。(《大觀》卷九,《政和》二三七頁)

積雪草

味苦,寒,無毒。主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 ,皮膚赤,身熱。生荊州川谷。

方藥亦不用,想此草當寒冷爾。(《大觀》卷八,《政和》二三三頁)

惡實

味辛,平,無毒。主明目,補中,除風傷。根莖∶治傷寒寒熱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久服輕身耐老。生魯山平澤。

方藥不復用。(《大觀》卷九,《政和》二一八頁)

莎草根

味甘,微寒,無毒。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一名 ,一名侯莎,其實名緹。生田野,二月、八月采。

方藥亦不復用,《離騷》云∶青莎雜樹,繁草霍靡。古人為詩多用之,而無識者,乃有鼠?

大、小薊根

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五月采。

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葉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藥不復用,是賤之故,大薊根甚治血,亦有毒。(《大觀》卷九,《政和》二二一頁)

垣衣

味酸,無毒。主治黃膽,心煩,咳逆,血氣,暴熱在腸胃。金瘡內塞。久服補中益氣,長肌,好顏色。一名昔邪,一名烏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墻陰或屋上。

三月三日采,陰干。

方藥不甚用,世中少見有者。《離騷》亦有昔邪,或云即是天蒜爾。(《大觀》卷九,《政和》二三六頁)

艾葉

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 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一名冰臺,一名醫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見風。

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治癬甚良。(《大觀》卷九,《政和》二一七頁)

牡蒿

味苦,溫,無毒。主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血脈滿盛,不可久服。生田野,五月、八月采。

方藥不復用。(《新修》三六○頁,《大觀》卷三十,《政和》五四六頁)

假蘇

味辛,溫,無毒。主治寒熱,鼠 ,瘰 ,生瘡,結聚氣破散之,下瘀血,除濕痹。一名鼠 ,一名姜芥。生漢中川澤。

方藥亦不復用。(《新修》二七八頁,《大觀》卷二十八頁,《政和》五一三頁)

水萍

味辛、酸,寒,無毒。主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須發,止消渴,下氣。以沐浴,生毛發。久服輕身。一名水花,一名水白,一名水蘇。生雷澤池澤。三月采,曝干。

此是水中大萍爾,非今浮萍子。《藥錄》云∶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溝渠所生者。楚王?

海藻

味苦、咸,寒,無毒。主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治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熱結,利小便。一名落首,一名 。生東海池澤。

七月七日采,曝干。(反甘草。)

生海島上,黑色如亂發而大少許,葉大都似藻葉。又有石帆,狀如柏,治石淋。又有水松?

昆布

味咸,寒,無毒。主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 瘡。生東海。

今惟出高麗。繩把索之如卷麻,作黃黑色,柔韌可食。《爾雅》云∶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綸,此昆布亦似組,恐即是也。凡海中菜,皆治癭瘤結氣,青苔、紫菜輩亦然,干苔性熱,柔苔甚冷也。(《大觀》卷九,《政和》二二二頁)

葒草

味咸,微寒,無毒。主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一名鴻 。如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實。

此類甚多,今生下濕地,極似馬蓼,甚長大。《詩》稱隰有游龍,注云葒草。郭景純云∶即籠古也。(《大觀》卷九,《政和》二三四頁)

陟厘

味甘,大溫,無毒。主治心腹大寒,溫中消谷,強胃氣,止泄痢。生江南池澤。

此即南人作紙者,方家惟合斷下藥用之。(《大觀》卷九,《政和》二三七頁)

熏草

味甘,平,無毒。主明目,止淚,治泄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一名蕙草。生下濕地,三月采,陰干,脫節者良。

世人呼燕草,狀如茅而香者為熏草,人家頗種之。《藥錄》云∶葉如麻,兩兩相對。《山海?

非。今詩書家多用蕙語,而竟不知是何草。尚其名而迷其實,皆此類也。(《新修》三五九頁,《大觀》卷三○,《政和》五四五頁)

干姜

味辛,溫、大熱,無毒。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 下痢。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生姜∶味辛,微溫。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犍為川谷及荊州、揚州,九月采。(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黃連、天鼠屎。)

干姜今惟出臨海、章安,兩三村解作之。蜀漢姜舊美,荊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

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畢,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曬干,置甕缸中,謂之釀也。

(《?

五色符

味苦,微溫。主治咳逆,五臟邪氣,調中,益氣,明目,殺虱。青符、白符、赤符、黑符、黃符,各隨色補其臟。白符一名女木。生巴郡山谷。

方藥皆不復用,今人并無識者。(《新修》三六三頁,《大觀》卷三○,《政和》五四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