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書籍 > 《生理學》 > 第六節 腎上腺

第六節 腎上腺

腎上腺包括中央部的髓質和周圍部的皮質兩個部分,兩者在發生、結構與功能上均不相同,實際上是兩種內分泌腺。

一、腎上腺皮質

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皮質激素分為三類,即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各類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不同層上皮細胞所分泌的,球狀帶細胞分泌鹽皮質激素,主要是醛固醇(aldosterone);束狀帶細胞分泌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cortisol);網狀帶細胞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脫氫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和雌二醇(estradiol)也能分泌少量的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屬于類固醇(甾體)激素,其基本結構為環戊烷多氫菲。鹽皮質激素與糖皮質激素是21個碳原子的類固醇,雄激素含有19個碳原子,雌激素含有18個碳原子(圖11-15)。

圖11-15 幾種主要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化學結構

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原料,主要來自血液。在皮質細胞的線粒體內膜或內質網中所含的裂解酶與羥化酶等酶系的作用下,使膽固醇先變成孕烯酮,然后再進一步轉變為各種皮質激素。由于腎上腺皮制裁各層細胞存在的酶系不同,所以合成皮質激素亦不相同(圖11-16)。

圖11-16 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的主要步驟

皮質醇進入血液后,75%-80%與血中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CBG)或稱為皮質激素運載蛋白結合,15%與血漿白蛋白結合,5%-10%的皮質醇是游離的。結合型與游離型皮質醇可以相互轉化,維持動態平衡。游離的皮質醇能進入靶細胞發揮其作用。CBG是肝產生的α[XB]2[/XB]球蛋白,分子量為52000,血漿中CBG濃度為30-50mg/L。CBG與皮質醇有較強有親和力,每一分子的CBG僅有一個結合位點,只能結合一個分子的皮質醇。每100ml血漿CBG能結合20μg皮質醇。可見,CBG在運載皮質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醛固醇與血漿白蛋白及CBG的結合能力很弱,主要以游離狀態存在和運輸。

皮質醇在血漿中半衰其為70min,醛固醇為20min。它們都在肝中降解,皮質醇首先是在C[XB]4[/XB]GN C[XB]5[/XB]間的雙鍵加氫還原,形成雙氫皮質醇,隨后,C[XB]3[/XB]上的酮基變成羥基產生四氫皮質醇,與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結合,隨尿排出體外。四氫皮質醇是皮質醇的主要代謝產物,點尿中皮質醇代謝物排出量的45%-50%。四氫皮質醇和皮五醇在C[XB]20[/XB]酮基變為痙基生成皮五醇,占尿中排出量的20%左右。由于四氫皮質醇和皮五醇在C[XB]17[/XB]上均有羥基,故稱為17-羥類固醇。另外,C[XB]1`7[/XB]上脫去側鏈,生成17-氧類固醇,占尿中排出題的10%左右。醛固醇基本上循類似途徑被處理。

腎上腺皮質網狀帶分泌的性激素以脫氫異雄酮為主,它是一種17-氧類固醇,睪酮的代謝產物也是17-氧類固醇。因此,男子尿中17-氧類固醇的來源有睪丸分泌的睪酮和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皮質醇及雄激素。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物學作用

動物摘除雙側腎上腺后,如不適當處理,一二周即死去,如僅切除腎上腺髓質,動物可以存活較長時間,說明腎上腺皮質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分析動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機體水鹽損失嚴重,導致血壓降低,終于因循環衰竭而死,這主要是缺乏鹽皮質激素所致;其二是糖、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代謝發生嚴重紊亂,對各種有害刺激的抵抗力降低,導致功能活動失常,這是由于缺乏糖皮質激素的緣故。若及時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動物的生命可以維持。

1.糖皮質激素 人體血漿中糖皮質激素主要為皮質醇,其次為皮質酮,但皮質酮的含量僅為皮質醇的1/20-1/10。

(1)對物質代謝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對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均有作用。①糖代謝;糖皮質激素是調節機體糖代謝的重要激素之一,它促進糖異生,升高血糖,這是由于它促進蛋白質分解,有較多的氨基酸進入肝,同時增強肝內與糖異生有關酶的活性,致使糖異生過程大大加強。此外,糖皮質激素又有抗胰島素作用,促進血糖升主。如果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或服用此類激素藥物過多)可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出現糖尿;相反,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患者(如阿多數狄森病),則可出現低血糖;②蛋白質代謝:糖皮質激素促進肝外組織,特別是肌肉組織蛋白質分解,加速氨基酸轉移至肝生成肝糖原。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時,由于蛋白質分解增強,合成減少,將出現肌肉消瘦、骨質疏松、皮膚變薄、淋巴組織萎縮等;③脂肪代謝:糖皮質激素促進脂肪分解,增強脂肪酸在肝內氧化過程,有利于糖異生作用。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糖皮質激素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脂肪作用不同,四肢脂肪組織分解增強,而腹、面、肩及背有脂肪合成有所增加,以致呈現面圓、背厚、軀干部發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體形。

(2)對水鹽代謝的影響:皮質醇有較弱的貯鈉排鉀作用,即對腎遠由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和排出鉀有輕微的促進作用。此外,皮質醇還可以降低腎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腎小球血漿流量而使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利于水的排出。皮質醇對水負荷時水的快速排出有一定的作用,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患者,排水能力明顯降低,嚴重時可出現“水中毒”,如補充適量的糖皮質激素即可得到緩解,而補充鹽皮質激素則無效。有資料指出,在缺乏皮質醇時,ADH釋放增多,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

(3)對血細胞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可使血中紅細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加,而使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其原因各有不同。紅細胞和血小板的增加,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增強;中性粒細胞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附著在小血管壁邊緣的中性粒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增多所致;至于淋巴細胞減少,可能是糖皮質激素使淋巴細胞DNA合成過程減弱,抑制胸腺與淋巴組織的細胞分裂。此外,糖皮質激素還能促進淋巴細胞與渚酸性粒細胞破壞。

(4)對循環系統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對維持正常血壓是必需的,這是由于:①糖皮質激素能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許作用),這可能由于糖皮質激素能嗇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兒茶酚胺受體數量以及調節受體介導的細胞內的信息傳遞過程;②糖皮質激素能抑制具有血管舒張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③糖皮質激素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維持血容量。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時,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降低,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血壓下降,補充皮質醇后可恢復。

另外,離體實驗證明,糖皮質激素可增強心肌的收縮力,但在整體條件下對心臟的作用并不明顯。

(5)在應激反應中的作用:當機體受到各種有害刺激,如缺氧、創傷、手術、饑餓、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緊張和焦慮不安等。血中ACTH濃度立即增加,糖皮質激素也相應增多。能引起ACTH與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種刺激稱為應激刺激,而產生的反應稱為應激(stress)。在這一反應中,除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參加外,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也參加,所以,在應激反應中,血中兒茶酚胺含量也相應增加。切珍重腎上腺髓質的動物,可以抵抗應激而不產生嚴重后果,而當去掉腎上腺皮質時,則機體應激反應減弱,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大大降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應激反應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調節機體的適應能力:

①減少應激刺激引起的一些物質(緩激肽、蛋白水解酶及前列腺素等)的產生量及其不良作用;②使能量代放運轉以糖代謝為中心,保持葡萄糖對重要器官(如腦和心)的供應;③在維持血壓方面起允許作用,增強兒茶酚胺對血管的調節作用。應該指出,在應激反應中,除了ACTH、糖皮質激素與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外,β-內啡肽、生長素、催乳素、抗利尿激素、胰主血壓素及醛固醇等均可增加,說明應激反應是多種激素參與并使機體抵抗力增強的非特異性反應。

糖皮質激素的作用廣泛而復雜,以上僅簡述了它們的主要作用。此外,還有多方面的作用,如促進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增強骨骼肌的收縮力,提高胃腺細胞對迷走神經與胃泌素的反應性,增加胃酸與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抑制骨的形成而促進其分解等。臨床上使用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及其類似物,可用于抗炎、抗過敏、抗毒和抗休克。

2.鹽皮質激素主要為醛固醇,對水鹽代謝的作用最強,其次為脫氧皮質醇(表11-3)。

表11-3 幾種腎上腺皮質激素對糖代謝作用的比較

激素對糖代謝作用保鈉排鉀作用
皮質醇1.01.0
可地松0.80.8
皮質酮0.51.5
醛固酮0.25500
脫氧皮質酮0.0130

表中數字代表皮質激素的相對效力,以皮質醇的效力為1.0,即醛固酮的保鈉排鉀作用為皮質醇的500倍

醛固酮是調節機體水鹽代謝的重要激素,它促進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和排出鉀,即保鈉、保水和排鉀作用。當醛固酮分泌過多時,將使鈉和水貯留,引起高血鈉、高血壓和血鉀降低。相反,醛固酮缺乏時則鈉與水的排出過多,血鈉減少,血壓降低,而尿鉀排出減少,血鉀升高。關于醛固酮對腎的作用及其機制,可參閱第八章,另外,鹽皮質激素與糖皮質激素一樣,以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且作用比糖皮質激素更強。

(三)腎上原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

1.糖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激素的束狀帶及網狀帶,處于腺垂體保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otropin,ACTH)的經常性控制之下,無論是糖皮質激素的基礎分泌,還是在應激狀態下的分泌,都受ACTH的調控,切除動物的垂體后,束狀帶與網狀帶萎縮,糖皮質激素有分泌顯著減少,如及時補充ACTH,可使已發生萎縮的束狀帶與網狀帶基本恢復,糖皮質激素有分泌回升。

(1)ACTH:ACTH是一個含39個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為4500,其化學結構示于圖11-17。

圖11-17 人ACTH的化學結構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護激素,減慢降解,延長作用時間。各種動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從動物(牛、羊、豬等)腺垂體提到的ACTH對人有效。目前,ACTH已能人工合成。在垂體,ACTH是由阿黑皮素原(POMC)經酶分散而來,同時產生β-MSH。ACTH再經酶分解生成α-MSH,ACTH的第4-10位氨基酸與α-MSH第4-10位氨基酸和β-MSH第11-17位氨基酸相同,這部分氨基酸是產生MSH活性最小單位,因此ACTH也具有促黑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作用。

ACTH的分泌呈現日節律波動,入睡后ACTH分泌逐漸減少,午夜最低,隨后又逐漸增多,至覺醒起床前進入分泌高峰,白天維持在較低水平,入睡時再減少。由于ACTH分泌的日節律波動,促糖皮質激素的分泌也出現相應的波動。ACTH分泌的這種日節律波動,是由下丘腦CRH節律性釋放所決定的。

ACTH 不但刺激糖皮質激素的分泌,也刺激束狀帶與網狀帶細胞的生長發育,關于ACTH的作用機制已基本清楚。在束狀還與網狀帶細胞膜上存在ACTH特異性受體,在Ca[SB]2+[/SB]存在的條件下,ACTH與膜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通過cAMP激活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起三項重要作用;①使核糖蛋白磷酸化,促進mRNA形成一種特殊蛋白質,使膽固醇得以進入線粒體,并經側鏈解形成孕烯醇酮,以進一步合成糖皮質激素;②使磷酸化酶活化,促進糖原分解,產生ATP,提供能量,另外還通過戊糖旁路產生還原型輔酶Ⅱ(NADPH),以利膽固醇的羥化過程;③使膽固醇酯活化,促進其轉變為膽固醇,提供激素合成的原料。在ACTH促進腎上腺皮質細胞合成糖皮質激素的同時,束狀帶細胞膜對葡萄糖與膽固醇的轉運機制增強,使較多的葡萄糖與膽固醇進入細胞內(圖11-18)。

圖11-18 ACTH作用機制示意圖

HDL:高密度脂蛋白 AC:腺苷酸環化酶

(2)ACTH分泌的調節:ACTH調節糖皮質激素的分泌,而ACTH的分泌受下丘腦CRH的控制又與糖皮質激素有反饋調節。下丘腦CRH神經元和其他下丘腦調節肽神經元一樣,又受腦內神經遞質的調控。應激刺激作用于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最后通過神經遞質,將信息匯集于CRH神經元,然后借CRH控制腺垂體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分泌ACTH。此外,當血中糖皮質激素濃度升高時,可使腺垂體釋放ACTH減少,ACTH的合成也受到抑制,腺垂體對CRH的反應也性減弱。糖皮質激素的負反饋調節主要作用于垂體,也可作用于下丘腦,這后一種反饋稱為長反饋。ACTH還可反饋抑制CRH神經元,稱為短反饋。至于是否存在CRH對CRH神經地的超短反饋,尚不能肯定。

綜上所述,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組成一個密切聯系、協調統一的功能活動軸,從而維持血中糖皮質激素濃度的相對穩定和在不同狀態下的適應性變化(圖11-19)。

2.鹽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另外,血K[SB]+[/SB],血Na[SB]+[/SB]濃度可以直接作用于球狀帶,影響醛固酮的分泌(詳見第四章與第八章)。

圖11-19 糖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示意圖

實線表示促進 點線表示抑制

在正常情況下,ACTH對醛固酮的分泌并無調節作用,但切除垂體后,在應激醛固酮的分泌反應減弱,提示在應激情況下,ACTH對醛固酮的分泌可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二、腎上腺髓質

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分泌腎上腺素(epinephrine,E)和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都是兒茶酚胺激素。

(一)髓質激素的合成與代謝

髓質激素的合成與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過程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嗜鉻細胞胞漿中存在大量的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可使去甲腎上腺素甲基化而成腎上腺素。合成髓質激素有原料分為酪氨酸,其合成過程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各個步驟分別在特異酶,如酷氨酸羥化酶、多巴脫羥酶、多巴胺β-羥化酶及PNMT的作用下,最后生成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一起貯存在髓質細胞的囊泡里內,以待釋放。髓質中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比例大約為4:1,以腎上腺素為主。在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除由髓質分泌外,主要來自腎上腺素能神經纖維末梢,而血中腎上腺素主要來自腎上腺髓質。

在體內的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通過單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與兒茶酚-O-甲基移位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作用而滅活。

(二)髓質激素的生物學作用

髓質與交感神經系統組成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或稱交感-腎上腺系統,所以,髓質激素的作用與交感神經緊密聯系,難以分開。生理學家Cannon最早全面研究了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的作用,曾提出應急學說(emergency reactionhypothesis),認為機體遭遇特殊情況時,包括畏懼、劇痛、失血、脫水、乏氧、暴冷暴熱以及劇烈運動等,這一系統將立即調動起來,兒茶酚胺(去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兒茶酚胺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其興奮性,使機體處于警覺狀態,反應靈敏;呼吸加強加快,肺通氣量增加;心跳加快,心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內臟血管收縮,骨骼肌血管舒張同時血流量增多,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以利于應急時重要器官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強,血中游離脂肪酸增多,葡萄糖與脂肪酸氧化過程增強,以適應在應急情況下對能量的需要。總之,上述一切變化都是在緊急情況下,通過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發生的適應性反應,稱之為應急反應。實際上,引起應急反應的各種刺激,也是引起應激反應的刺激,當機體受到應激刺激時,同時引起應急反應與應激反應,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維持機體的適應能力。

(三)髓質激素分泌的調節

1.交感神經 髓質受交感神經膽堿能節前纖維支配,交感神經興奮時,節前纖維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髓質嗜鉻細胞上的N型受體,引起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若交感神經興奮時間較長,則合成兒茶酚胺所需要的酪氨酸羥化酶、多巴胺β-羥化酶以及PNMT的活性均增強,從而促進兒茶酚胺的合成。

2.ACTH與糖皮質激素動物摘除垂體后,髓質中酪氨酸氫化酶、多巴胺β-羥化酶與PNMT的活性降低,而補充ACTH則能使這種酶的活性恢復,如給予糖皮質激素可使多巴胺β-羥化酶與PNMT活性恢復,而對酪酸羥化酶未見明顯影響,提示ACTH促進髓質合成兒茶酚胺的作用,主要通過糖皮質激素,也可能有直接作用。腎上腺皮質的血液經髓質后才流回循環,這一解剖特點有利于糖皮質激素直接進入髓質,調節兒茶酚胺的合成。

3.自身反饋調節去甲腎上腺素或多巴胺在髓質細胞內的量增加到一定數量時,可抑制酪氨酸羥化酶。同樣,腎上腺素合成增多時,也能抑制PNMT的作用,當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從細胞內釋入血液后,胞漿內含量減少,解除了上述的負反饋抑制,兒茶酚胺的合成隨即增加(圖11-20)。

圖11-20 腎上腺髓質激素生物合成示意圖

PNMT: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