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書籍 > 《臨床肝移植》 > 第二節 供體的選擇

第二節 供體的選擇

現在已經明確,一致性物種之間的異種肝移植比相異性生物異種肝移植存在的障礙相對較小。非人類靈人目動物肝臟與人類肝臟在解剖結構上十分接近,在較高類別的非人類靈長目動物中,存在著與人類相似的主要組織兼容性復合物和A、B血型。但非人類靈人目動物的使用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①非人類靈長目動物(如狒狒)為稀有動物,捕殺容易引起倫理的問題[SB][13[/SB][SB],[/SB][SB]14][/SB]。②靈長目動物臟器對成年人來說相對偏小;③由于基因工程非人類靈長目動物(如狒狒)繁殖緩慢、數量有限、飼養不便以及費用昂貴[SB][15][/SB],使其不可能作為供體的主要來源;④另外,還存在動物傳染病的問題。因此,有的研究者開始對豬進行研究。因為豬的肝臟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與人類近似,而且可以用基因工程生產。雖然有多種方法可以抑制抗體介導的超急性排異反應,但是,在臨床上這種排異反應依然十分嚴重。

1992年6月和1993年1月,Starzl[SB][16][/SB]施行了2例狒狒肝臟移植給人類的手術,這2例病人均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晚期肝病病人。這2例肝移植的理論基礎是:由于狒狒對人類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抵抗性,因此,對由乙型肝炎引起的晚期肝病,特別是移植時有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病人,可以用狒狒的肝臟進行移植。第1例病人為一30歲男性,術前3個月由于外傷而行脾切除術,其血液HIV陽性但沒有發病;第2例是62歲男性。2例病人均采用背馱式原位肝移植技術。免疫抑制劑采用FK506、皮質激素、前列腺素E[XB]1[/XB]和環磷酰胺四聯方案,FK506、皮質激素、前列腺素采用標準劑量,環磷酰胺于術前2d開始用藥,術后持續56d(第1例)和10d(第2例),劑量從0.07-10.6mg·kg[SB]-1[/SB]·d[SB]-1[/SB]不等。第1例病人在術后第2周肝功能恢復正常,術后70d死于曲霉菌感染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第2例病人手術時病情危重,術后一直沒有清醒,并出現持續性高膽紅素血癥,術后27d死于腸漏所致的腹膜炎。

Makowka等[SB][17][/SB]施行了第1例豬肝異位輔助性肝移植術。該病人為一暴發性肝功能衰竭的26歲女性,循環中的XNA在術前通過血漿過濾法和供體腎灌注法加以清除,免疫抑制劑也用FK506、皮質激素、前列腺素E[XB]1[/XB]和環磷酰胺四聯方案。供肝工作了20h,但病人于術后26h死于腦病。尸檢發現肝臟存在著由抗體介導的超急性排異反應所致的廣泛梗死。這也說明了異種抗體清除后可以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