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免疫抑制的副作用
一、骨質疏松
膽汁淤滯性肝病特別是原發性淤膽型肝硬化的病人,往往合并有肝性骨質疏松癥、肝移植手術后大量和長期的皮質激素的應用,也會加重骨質疏松,術后3-6個月,骨質密度會明顯下降,但術后1年以后,骨質密度可以逐漸恢復。
骨質疏松可以導致非外傷性骨折及椎體退行性變,這種變化在術前椎骨完全正常的病人中也可以發生[SB][11][/SB]。但很少發生骨軟化。
飲食中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如果發生骨質密度降低,血中1,25-二羥維生素D水平下降,則可以用維生素D和鈣劑進行治療,每天400IU維生素D和1g鈣。
二、代謝性疾病
肝移植術后,可以引起各種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肥胖[12]。糖尿病有時屬胰島素依賴型,必須用胰島素才能控制。高血壓也可以用藥物控制,但最好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在使用環孢素時,高血壓較為多見。
三、腎功能損害
在使用環孢素的病人中,高血壓和腎功能下降十分常見。這是環孢素引起血管收縮所致,故降低環孢素的劑量癥狀可以得到改善,也可以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心痛定)降低血壓和改善腎功能,還可以用前列腺素E[XB]1[/XB]對抗環孢的血管收縮作用[SB][13][/SB]。
四、神經毒性
環孢素的神經毒性,在臨床上常見的表現為躁動、頭痛、震顫和感覺異常、嚴重時可出現癲癇發作、昏迷、意識模糊、皮質性視覺喪失和四肢麻痹。環孢素的神經毒性一般都是可逆的,環孢素停用或減量后,所有這些癥狀均可以消失[SB][14][/SB]。癲癇發作時可以用苯妥英鈉治療。環孢素在血液循環中與脂蛋白結合,低膽固醇血癥可以加重環孢素的毒性,特別是其血清濃度低于1.2g/L時。當低膽固醇血癥同時伴環孢素濃度大幅度波動時,容易出現腦橋中央髓鞘溶解[SB][15.16][/SB]。
如果病人出現持續性頭痛,應該進行更詳細的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包括頭部CT或MRI、腰穿、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的真菌、病毒和細菌感染,以及淋巴瘤和其他腫瘤。在排除器質病變后,可以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和β受體阻滯劑進行對癥治療。
五、皮膚粘膜病及其他并發癥
由于環孢素和皮質激素的應用,一半以上的肝移植病人出現多毛癥,主要表現在臉部、手臂、肩膀和背部,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鼻腔益液和濕疣也是環孢素的一個常見并發癥,但無需特殊處理。牙齦肥大往往需要口腔專科治療。
肥胖會引起脂肪肝、加重高血壓和糖尿病,所以肝移植病人的體重控制十分重要。另外,環孢素和強的松會引起糖尿病,甚至是胰島素依賴型的。同時環孢素可以促使膽固醇的生物合成,使血清膽固醇含量升高。但FK506可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