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籍
中藥材
中藥方劑
首頁
>
中醫書籍
>
《時病論歌括新編》
《時病論歌括新編》
周選堂(著)
序一:李序
序二:章序
序三:徐序
編者的話
卷一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春溫
(二)風溫
(三)溫病
(四)溫毒
(五)晚發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辛溫解表法
(二)涼解里熱法
(三)清熱解毒法
(四)卻熱熄風法
(五)祛熱宣竅法
(六)辛涼解表法
(七)清涼透邪法
(八)清熱保津法
(九)清涼蕩熱法
(十)潤下救津法
(十一)清熱透斑法
四、備用成方(計十方)
葳蕤湯
銀翹散
小定風珠方
大定風珠方
消毒犀角飲
連翹敗毒散
犀角地黃湯
三黃石膏湯
涼膈散
九味羌活湯
卷二 春傷于風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傷風
(二)冒風
(三)中風
(四)風寒
(五)風熱
(六)風濕
(七)寒疫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解肌散表法
(二)微辛輕解法
(三)順氣搜風法
(四)活血祛風法
(五)宣竅導痰法
(六)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七)辛涼解表法 同卷一、[三---(六)]
(八)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九)兩解太陽法
四、備用成方(計十八方)
海藏神術散
香蘇飲
金沸草湯
桂枝湯
通關散
開關散
小續命湯
大秦芎湯
烏藥順氣散
順風勻氣散
牽正散
黃芪五物湯
防風通圣散
柴葛解肌湯
蘇羌飲
三化湯
防風黃芪湯
參蘇飲
卷三 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飧泄
(二)洞泄
(三)寒瀉
(四)火瀉
(五)暑瀉
(六)濕瀉
(七)痰瀉
(八)食瀉(附:飲瀉)
(九)風痢
(十)寒痢
(十一)熱痢(附:暑痢)
(十二)濕痢
(十三)噤口痢
(十四)水谷痢
(十五)休息痢
(十六)五色痢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培中瀉木法
(二)補火生土法
(三)暖培卑監法
(四)補中收脫法
(五)通利州都法
(六)清涼滌暑法
(七)化痰順氣法
(八)楂曲平胃法
(九)增損胃苓法
(十)清痢蕩積法
(十一)溫化濕邪法
(十二)調中開噤法
(十三)調中暢氣法
四、備用成方(計十二方)
草窗痛瀉方
胃苓蕩
四神丸
胃關煎
姜茶飲
香連丸
芍藥湯
蒼術地榆湯
補中益氣湯
真人養臟湯
肉蓯蓉湯
人參樗皮散
卷四 夏傷于暑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傷暑
(二)冒暑
(三)中暑(即中喝)
(四)暑風
(五)暑溫
(六)暑咳
(七)暑瘵
(八)霍亂
(九)痧氣
(十)穢濁
(十一)疰夏
(十二)熱病
(十三)霉濕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清涼滌暑法 同卷三[三---(六)]
(三)祛暑解毒法
(四)增損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五)清暑開痰法
(六)卻暑調元法
(七)清離定巽法
(八)涼解里熱法 同卷一[三---(二)]
(九)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清宣金臟法
(十一)加味二陳法
(十二)甘咸養陰法
(十三)治亂保安法
(十四)挽正回陽法
(十五)芳香化濁法
(十六)金水相生法
(十七)二活同祛法
四、備用成方(計二十三方)
藿香正氣散
六合湯
縮脾飲
香薷飲
新加香薷飲
桂苓甘露飲
竹葉石膏湯
人參白虎湯
六一散
三石湯
清營湯
來復丹
介賓玉女煎
生脈散
漿水散
清暑益氣湯
冷香飲子
大順散
痧疫回春丹
行軍散
絳雪丹(一名紅靈丹)
紫雪丹
黃龍湯
卷五 夏傷于暑秋必痎瘧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風瘧
(二)暑瘧
(三)寒瘧
(四)濕瘧
(五)溫瘧
(六)瘴瘧
(七)癉瘧
(八)牝瘧
(九)痰瘧
(十)食瘧
(十一)疫瘧
(十二)虛瘧
(十三)勞瘧
(十四)瘧母
(十五)三日瘧
(十六)伏暑
(十七)秋暑(附:秋涼)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清宮捍瘧法
(二)辛散太陽法
(三)宣透膜原法
(四)和解兼攻法
(五)甘寒生津法
(六)宣陽透伏法
(七)補氣升陽法
(八)營衛雙調法
(九)雙甲搜邪法
(十)清宣溫化法
(十一)清涼透邪法 同卷一[三---(七)]
(十二)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三)宣竅導痰法 同卷二[三---(五)]
(十四)芳香化濁法 同卷四[三---(十五)]
(十五)化痰順氣法 同卷三[三---(七)]
(十六)楂曲平胃法 同卷三[三---(八)]
(十七)調中暢氣法 同卷三[三---(十三)]
(十八)潤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十九)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十)清涼滌暑法 同卷三[三---(六)]
(二十一)苦溫平燥法 同卷六[三---(二)]
四、備用成方(計十六方)
小柴胡湯
景岳木賊煎
嚴氏清脾飲
麻杏石甘湯
柴平湯
藿香平胃散
太無神術散
人參敗毒散
截瘧七寶散
局方常山飲
子和常山飲
鱉甲飲
四獸飲
追瘧飲
何人飲
休瘧飲
卷六 秋傷于濕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傷濕
附:倪松亭治濕總則
(二)中濕
(三)冒濕
(四)濕熱
(五)寒濕
(六)濕溫
(七)秋燥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宣疏表濕法
(二)辛熱燥濕法
(三)苦溫平燥法
(四)松柏通幽法
(五)辛散太陽法 同卷五[三---(二)]
(六)清宣溫化法 同卷五[三---(十)]
(七)宣透膜原法 同卷五[三---(三)]
(八)宣陽透伏法 同卷五[三---(六)]
(九)通利州都法 同卷三[三---(五)]
(十)增損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十一)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十二)祛熱宣竅法 同卷一[三---(五)]
(十三)潤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四、備用成方(計十二方)
桂苓甘露飲
松峰達原飲
蒼苓白虎湯
三仁湯
清燥救肺湯
杏蘇散
滋燥養營湯
金匱腎著湯
羌活勝濕湯
平胃散
蜜煎導法
除濕湯
卷七 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痰嗽
(二)干咳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加味二陳法
(二)溫潤辛金法
(三)清金寧絡法
(四)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四、備用成方(計七方)
丹溪咳血方
清肺飲
千金久嗽方
二陳湯
瓊玉膏
瀉白散
景岳六安煎
卷八 冬傷于寒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一)傷寒
(二)中寒
(三)冒寒
(四)冬溫
選按
三、擬用諸法
(一)辛散太陽法
(二)甘熱祛寒法
(三)挽正回陽法 同卷四[三---(十四)]
四、備用成方(計八方)
麻黃湯
葛根湯
小柴胡湯
理中湯
真武湯
四逆湯
千金陽旦湯
千金陰旦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