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滕秀英 本報記者 衣曉峰
中風病是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的神經系統疾病,不僅給病人造成巨大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近年來,中風后的康復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以針灸、推拿、中藥為主的中醫康復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上世紀80年代,隨著現代康復理念進入我國,對中風病診療又有了新認識。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副院長、康復中心主任唐強教授課題組在中風病的臨床康復治療過程中,依據國際分期標準,將頭穴叢刺針法與現代康復技術動態結合,輔以體針(傳統、拮抗針法),制訂出分期治療的綜合康復方案(針康法)。此方案得到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資助,并在黑龍江省數十家醫院的康復科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此,唐強教授逐一進行了介紹:
軟癱期
主要表現為患者偏癱側肢體弛緩性麻痹,無隨意的肌肉收縮,或僅出現輕微的聯合反應。康復治療目標:改善呼吸、吞咽、進食以及提高身體感知能力,改善對軀干和近端關節的控制能力,保持肩胛、肘、腕、手和髖、膝、踝的活動范圍,抑制異常運動模式。
1.頭針療法:運用頭穴叢刺法,辨證選擇于氏頭穴七區中的刺激區,以頂區、頂前區為主穴區;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聲音嘶啞輔以項區;言語不能輔以顳區;情感障礙輔以額區;平衡障礙輔以枕下區;視力障礙輔以枕區。局部皮膚消毒后,應用Φ0.35×40毫米毫針,針體與皮膚呈15°,斜刺入帽狀腱膜下,深約30毫米,向前或向后透刺,針后捻轉,200次/分鐘,捻轉5分鐘,留針6~8小時,留針期間,每隔一小時捻轉一次,直至出針,每日一次。
頂區:從百會至前頂(或前頂至百會)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線;頂前區:從前頂至囟會(或囟會至前頂)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線;額區:從囟會至神庭(或神庭至囟會)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線;枕區:從強間至腦戶,及其向左右旁開各1寸的平行線;枕下區:從腦戶至風府及從玉枕(腦戶旁1.3寸)至天柱。項區:風府、風池及其二穴之間,共5穴;顳區:頭維下方0.5寸(向下刺1~1.5寸),頂骨結節前下0.5寸(向下刺1~1.5寸)及其二者之間。
2.體針療法:針刺以傳統針刺手法為主,上肢多取屈肌群穴位,以手陽明經穴為主,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多取伸肌群穴位,大腿部以足陽明經,小腿部以足太陽、少陽經穴位為主,取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患者取仰臥位,皮膚常規消毒,以Φ0.35×40毫米毫針針刺,得氣之后在針柄上連接英迪KWD-808-Ⅱ型脈沖針灸儀,采用疏波,頻率以30次/分為宜,刺激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治療30分鐘,每日一次。
3.現代康復療法:在頭穴叢刺長留針期間進行康復訓練。
(1)肢位擺放:主要包括仰臥位、患側臥位和健側臥位,目的是增加患側感覺輸入,有助于防治痙攣。
(2)體位變換:預防并發癥,每2~3小時翻一次身,可防患側肩關節受壓。
(3)ROM訓練:對患肢關節進行主動或被動活動,以防止關節攣縮和變形。
(4)促進主動運動:①上肢自主被動運動:采用Bobath握手,利用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活動;②橋式運動:采取仰臥位,上肢伸直放于體側,雙下肢屈膝髖,足平踏于床上,伸髖并將臀部抬離床面,下肢保持穩定,持續5~10秒。
痙攣期
主要表現為患側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痙攣。康復治療目標:進一步平衡肌張力,打破肌痙攣模式;抑制協同運動模式,促進更多分離動作的出現;強化對中間關節(肘、膝)的控制;加強對近端大肌群活動控制能力。
1.頭針療法:采用于氏頭穴叢刺針法,方法同上。
2.體針療法:針刺采用拮抗針法。選穴主要取患側相應的拮抗肌群,興奮拮抗肌來對抗抗重力肌痙攣。上肢主要取伸肌群,下肢主要取屈肌群。上肢取陽池、四瀆、陽溪、偏歷穴(使手腕伸展或手指伸展);天井、臑會穴(使肘部伸展,肘外旋);肩髃、臂臑穴(使臂外展,拮抗肩內收)。下肢取陽陵泉、懸鐘穴(使足背屈、踝外翻);解溪、丘墟穴(使趾伸展、足背屈);曲泉、陰包穴(使髖屈曲、髖外展膝屈曲)。患者取臥位,常規消毒后,以Φ0.35×40毫米毫針進行針刺,得氣后在針柄上連接英迪KWD-808-Ⅱ型脈沖針灸儀,采用疏密波,頻率以100次/分為宜,刺激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治療30分鐘,每日一次。
3.現代康復療法:在頭穴叢刺長留針期間進行康復訓練。
(1)坐位平衡訓練:從患者能無支撐坐在椅子上達到一級靜態平衡,到讓其能做軀干各方向不同擺幅擺動活動的“自動態”的二級平衡,最后能完成抵抗外力的“他動態”的三級平衡。
(2)坐-站起訓練:患者坐直,足尖于膝蓋成一直線,上肢像上述負重訓練,髖關節盡量屈曲,讓重心從臀部慢慢轉移到雙足上而站立。
(3)站立平衡訓練:先站起立于床邊,然后逐步進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間站立,讓患者逐漸脫離支撐,重心移向患側,訓練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實施站立平衡訓練,最后達到站立位的三級平衡。
(4)步行訓練:①手杖和扶持下的步行;②上、下樓梯的訓練:上樓先上健腿,后上患腿;下樓先下患腿,再下健腿。
恢復期
主要表現為患者癱瘓肌肌力、肌張力逐漸恢復,出現分離運動。康復治療目標:加強肢體精細、穩定、協調性運動;改善步態,恢復實際步行能力;積極調動非受累側肢體的代償功能,盡可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重返家庭,回歸社會。
1.頭針療法:采用于氏頭穴叢刺針法,方法同上。
2.現代康復方法:在頭穴叢刺長留針期間進行康復訓練。
(1)自主運動的訓練:逐步加強患者主動運動的意識,在訓練過程中以患者的主動運動為主,必要時給予一定的輔助。
(2)步行訓練:進一步改善步態的訓練,重點是糾正劃圈步態。
(3)作業治療:對偏癱患者應針對其功能障礙采用作業治療。
(4)ADL訓練:ADL包括床椅轉移、穿衣、進食、上廁所、洗澡、行走、上下樓梯、個人衛生等。通過作業治療,使患者盡可能實現生活自理。
(5)輔助器具的應用。
唐強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針康法是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病的一種新方法,是頭穴叢刺針法和現代康復技術的有機結合,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頭穴叢刺針法是頭針專家于致順教授創立的,操作簡便,療效確切。該方法以經絡學說和大腦功能定位為理論基礎,《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竅。”《靈樞·衛氣》曰:“頭氣有街,胸氣有街……”總之,人體多條經脈(尤其是陽經)直接聯系頭部,經氣通過經絡系統上注頭部,加強了頭部與臟腑的聯系。頭穴叢刺能夠透過顱骨,刺激大腦皮層,直達責任病灶;康復訓練作用于四肢,通過多次重復的動作,非侵入性刺激中樞系統,提高腦結構和功能的可塑性,促進受損腦功能的恢復。針康法體現了整體康復與辨證康復的結合,彌補了針灸在神經康復學上的不足。唐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針康法能提高中風患者運動功能,改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總有效率達94.67%,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