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方藥組成:飛滑石450克,茵陳330克,黃芩300克,石菖蒲180克,川貝、通草各150克,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各120克。上藥曬燥,生研細末。每服9克,開水調服,每日兩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現代亦常按原方比例酌情加減作湯劑煎服。
本方又名普濟消毒丹,錄自《溫熱經緯》,原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然該方之用,實不局限于此。貴州名醫石恩駿通過反復臨床觀察,發現本方因清熱利濕、芳香化濁及養陰之效,故在治療肝硬化腹水中最為頑纏之陰虛濕熱證型者有一定用途。
石氏認為,本病中肝郁氣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肝膽濕熱等單一證型都比較易治,惟陰虛合并濕熱者則難度最大。陰虛濕熱型肝腹水為肝腎陰虛和肝膽濕熱交織,虛實夾雜,濕熱不得行,則腹水堅滿,過用清利之劑則過下傷陰,過用滋陰之方則濕戀水蓄,治療往往陷入兩難,因此,治療必須滋陰與利濕并舉,重心在清熱利濕,邪去而陰氣自生。
方中滑石、茵陳、黃芩、木通、連翹清熱解毒利濕;石菖蒲、藿香、薄荷、白豆蔻芳香化濕濁,行氣醒脾;川貝、射干祛痰降氣養陰。諸藥合用,較能切中本病病機,是為有效之方。
[病案舉例]
匡某某,男,42歲,農民。患乙肝多年,屢進清熱解毒之劑,漸出現肝腹水。刻診:全身發黃,面色晦暗伴浮腫,胸部蜘蛛痣較多,鼻、牙齦出血,腹脹,便溏尿黃少,舌紅絳無津,脈弦數。此陰虛濕熱之證,予甘露消毒丹加減。服藥100余劑,諸證悉退,改投疏肝健脾,軟堅散結方治療。